桥面渐渐从虚幻变得更加充实有形、富盈色彩,而有大约十个人眼见得苏折这边还在画,心下一动,忽的撇下画笔,头也不回地就冲着桥面上奔去了。
冯灵犀诧异道:“这些人怎么这样不讲义气!画桥的是我们,他们怎么能先过桥呢?”
苏折气度不变、风采自然道:“桥画出来了就是要让人走的,且由着他们去吧。”
他倒是沉得住气,直叫冯灵犀心中暗暗佩服,想这林宿画技不凡,人品贵重,却怎会这么多年都寂寂无名?可他心思更是这么一转,就眼见那奔过去的十个人,踉踉跄跄,奔跃腾挪之间,竟已借着彩虹桥跑到悬崖的另外一边了。
有人惊喜道:“他们过去了?这桥是安全的!”
这话一说,又有大约二十个人心思灵动、活络,也跟着搁下了笔,却是比方才要礼貌一些,正对着苏折行了一礼,躬了一身,才就此离去。
这二十个人过了桥,总算比方才那十个人有风度得多,又在悬崖边上等了一会儿,连声招呼道:“林公子!冯兄弟!桥上已然安全了,快些过来吧!”
苏折却是恍若未闻,继续往桥上添抹颜色。
而冯灵犀见他如此镇定,想他留下必然有理由,干脆也默不作声地继续添色涂层。
二人如此,倒是稳住了一些人的心神,可还是陆陆续续的有人耐不住寂寞、焦躁,用眼神询问苏折,用言语催促苏折,而苏折对这些人只是微微一笑:“想过去就过去吧,但这桥总得有人接着画,不然万一你们在过桥的时候出了事儿,岂不是我们的罪过了?”
这话倒是显得他光风霁月、坦荡异常,立刻又收获了许多人的好感与佩服。
但一来二去,还是有三十多个人离开了。
肯留下来和苏折一起添画的,只有九人左右。
这九人里,有方才那个受过苏折恩惠的蓝衣公子,文质彬彬、儒雅端秀,乃闵州顾家的弟子,因其出生时在将秋不秋、枫欲红而不红的季节里,便被家人取名叫顾将秋,他自小精通文墨书画,最擅画的就是秋山美景,还爱作亭台楼阁一类。
还有密州来的于添、柳散二位,一胖一瘦,于添胖得像是添了十个人的肉,走在路上一晃一荡的,柳散瘦得像是一根柳枝散成了五段后的其中一段,他们影形不离、有说有笑,如神话中的哼哈二将。
据冯灵犀说,这二位其实是穷苦人家出身,平日只替衙门画一些通缉犯的肖像,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魁首,他们只听三言两语的描述,就能把通缉犯画得惟妙惟肖,靠此出了点名。一位画轴山的道长路过,便相了他们的面算了他们的命,说是这一胖一瘦的都有些仙缘,竟推荐他们来此应考。
还有一位是叙州来的叶清敏,孤零零冷清清的一个俊小哥,话是一字不多,衣是一丝不苟,面上的表情多一褶都嫌烦,脖子上转一分都嫌闹,整个人只顾专心作画,丝毫不管眼前,也不看桥上的风景,堪称青州“画坛一孤”,据说性子孤到可以一个人憋在画室里三个月不出门不见客只作一副画,作完以后便是绝世佳作。他此番下笔绘桥,笔锋更是大开大合、重折尖锐,像是有多年的苦功夫在手的,叫苏折暗暗记下了几分。
除他们外,竟有一位是屠夫出身的结实壮汉,姓宁,叫宁卷儿,他白日里屠猪杀羊,看着是个粗人,可晚上回去竟能作画绣花,画的是牡丹绣的是海棠,绣画都是花中一绝,是个粗中有细的奇人,就被画轴山的游历道长相中,来此应考。
剩下的四位,除了冯灵犀外,竟有两个是姐弟,还一个是独身来的女孩儿。
一位姑娘姓宣,叫宣映容,身材亭亭如一颗摇曳的玉柳、容色漪漪如一抹水色流光浮在两颊,她走到哪儿,哪儿的光就像是全聚在她身上,她颜好身好,下笔更是秀风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