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后薨逝,一时间上京满城风言风语,随着暮春纷纷扬扬的柳絮一起散遍京中各个角落。
因为周皇后才二十九岁,这样年轻又素来没有疾病,突然就这么没了,实在蹊跷。而且皇后薨逝当夜,京中许多人都看到城北的皇宫方向有火光浓烟,宫中失火有目共睹。
百姓的悠悠众口,根本堵不住。有说宫中失火,皇后没能逃出来的。有说宫中进了吐蕃刺客的。各种传闻越传越邪乎。甚至还有传闻说,皇后是为了劝谏皇帝远离奸妃,一怒之下一把火烧了栖凰宫。
朝中也有些议论,为皇后抱不平,但皇帝的态度很明确,对外只说皇后“体弱”“急病而亡”,把皇后自尽这桩当一笔糊涂账就这么掩了过去,硬生生把朝中的议论压了下来。
为表哀悼,皇帝辍朝五日。按照旧例,皇后薨逝,在光顺门设奠举哀,诰命夫人都在此哭灵。
这两三年周皇后没有在人前露过面,众人都还记得皇后气度华贵。这样的人物风华正盛,遽然而逝,不免让人感慨万千。有些命妇甚至有物伤其类之感。
贺衍的夫人,郑贵妃的姐姐郑静姝也在命妇行列中,周围一圈人的目光不时飘到她身上,有好奇的,有艳羡的,有嘲讽的,还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这几年贺衍在朝中春风得意,已经官升兵部尚书,郑静姝妻凭夫贵,也跻身诰命夫人之列。只此一层还罢了,京中的贵妇多得是。然而她还是郑贵妃的亲姐姐,他们郑家如今圣眷正隆,京中只此一家。
皇后死得突然,虽然原因不明,但是任谁都会联想到正得宠的郑贵妃身上。而且之前早有一些传闻,说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
这下皇后被气死了,栖凰宫只留下一个不满三岁的小公主,正宫之位位置腾挪出来了。人人都冷眼瞧着下一步,看皇帝会不会迫不及待扶郑贵妃上位。
但这几天皇后丧礼,郑贵妃压根没露面,因此也有人说皇帝念着皇后旧情,迁怒郑贵妃。郑贵妃只怕要失宠。
总之这会儿人心纷乱,什么传闻都有。
“跪——”
“起——”
“跪——”
“举哀——”
郑静姝跟着礼官的指令行礼哭拜,脸上表情哀戚,没有一丝敷衍的意思。
如今她在贺家地位稳固,她的妹妹郑贵妃也风头正盛。但正因为如此,她才不能在这时候出一点错处。
她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可不是轻狂的人。周皇后再不受宠,明面上仍然是载入皇家谱牒,死后供进宗庙的皇后,娘家周氏虽然一时失势,但亦是望族。
她该有的礼数还是要做足了,绝不能在脸上幸灾乐祸。
好不容易捱到午正时候,这些妇人可以在光顺门附近的命妇院歇一歇,用些饮食。这时候两个贵妃宫里的内侍匆匆过来,请郑静姝去永晖宫说话。
郑静姝心中长舒一口气,她也正想见见妹妹郑贵妃。
永晖宫外,虽然也用白幛装饰,灯笼都换上一层白纱,但是迎来送往的宫女内侍一个个都并无哀色,神色如常。
一进宫内,就有脸熟的大宫女迎上来,亲热道:“夫人可算来了,娘娘一直盼着您呢。”
众人说
说笑笑拥着郑静姝穿过长廊,进入殿内。郑静姝心中暗暗咂舌,只觉得妹妹对手下管束太松,周皇后还没过中阴,永晖宫宫人就和往常没两样,太过不掩饰。
郑贵妃正坐在榻上,一见大姐入内便道免礼。郑静姝还是屈膝向妹妹行了礼,才近前说话。
郑贵妃一身素色,比之平时华贵装扮,越发显得仙气。她明显哭过了,却不像一般人哭多了眼皮耷拉没精神,只是眼角一点绯色反更娇媚,惹人怜爱。
郑静姝很快注意到贵妃微微隆起的小腹,惊喜道:“娘娘这是……”
周皇后死后,宫中只说郑贵妃身体不适,一直没有露面。因此外面猜什么的都有。郑静姝也暗暗想过要是有孕就好了,没想到妹妹把消息瞒得这么紧。
郑贵妃娇声道:“已经四个多月了,太医说很安稳。”
郑静姝又惊又喜,连忙合十念佛,又给贵妃行礼道喜。郑贵妃见姐姐这样高兴,也是欢喜,叫姐姐上榻,与她同榻而坐。
宫人端来茶水,又奉上时令鲜果。一颗颗殷红如血的红樱桃盛在莲花纹银盘里。郑贵妃拈起樱桃,给周围人一个眼神,屏退众人,与姐姐不紧不慢叙话。
郑静姝本来最担心的就是周皇后暴死,会不会有人把议论引到郑贵妃身上,用礼法大义来压制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