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第 166 章(1 / 2)

戏明 春溪笛晓 7670 字 2023-11-03

看多了王华他们的官场生活,文哥儿真的觉得现在的朝堂是简单模式,各级上司都不算难相处,朱祐樘这个顶头上司还是个好说话的。

即使是风评不怎么样的首辅刘吉,近几年来也兢兢业业地干活,不敢太明目张胆地乱来。要不是前些年的前科实在太多,说不准大伙会少骂几句“弹棉花”。

想想要是以后他好不容易考上进士,结果却换了个难搞的大老板,那可真是太愁人了。

难道以后他也要成为老丘口中那种“我当国,必杀之”的英年早辞国家蛀虫?

……也不是不可以。

文哥儿唉声叹气。

当今圣上才二十几岁,应该没那么快退休吧?不过就算朱祐樘不退休也不保险,谁都不能保证好说话的人能一直好说话下去。

他小时候还嚷嚷着要咸鱼躺坚决不努力呢,现在长大了(五岁了),不还是天天上赶着读个没完?

年轻时是明君,老了以后未必也是啊!

文哥儿小眉头拧得紧紧的,一副很犯愁的样子。

王华看得纳罕,奇道:“你小子愁什么?”

怎地问了个太子的名字,就把眉头给皱成这样,难道他觉得太子这名字起得不好?

文哥儿就给王华讲了讲自己的担忧。

假设皇帝是他们东家,太子就是小东家,小东家小小年纪就被选定为继承人,表明他以后会继承家业。那么作为一个以后很可能在小东家手底下打工的人,可不就得愁一愁换了东家以后会是什么光景吗?

王华:“…………”

王华往左右看了几眼,确定没什么人偷听才松了口气。

当今圣上才二十三岁,你小子说什么“换东家”?!

“这又不是你能左右的事,你想那么多做什么?处在什么位置便该干什么事,只要把自己分内之事做好了,旁人便奈何不了你。”

王华教育道。

“你看你三先生数下来也算历经四朝,还不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何况陛下春秋正盛,说不准到你致仕了,都不会有什么‘新东家’。”

文哥儿对皇帝能干到他致仕这件事深表怀疑。

首先按照御医们的说法,太医院升迁不看实力,就看会不会走动关系。像那刘文泰实力就不怎么样,还是当上了院判,经常负责给宫中瞧病来着。

治病这种事不看实力提拔人,难怪很多人不乐意来当御医。

据说后来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曾经拿到过太医院编制,结果干了一年就辞职回民间给人治病兼写书去了,可见朝廷医疗体制编制对大伙的吸引力竟还不如自己回家开诊所!

就算不提不知道出生没有的李时珍,现在不愿意来给朝廷当八品御医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种不利于医疗水平提高的太医院环境,很难想象皇帝在他们手里能活很久。

何况朱佑樘这人还是爱吃素的!

文哥儿至今忘不掉进宫吃的那顿“御膳”。

那是真的不太好吃。

且营养一点都不均衡。

虽说以形补形这个说法虽然不能说完全科学,可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比如你想长肉就该补充蛋白质,哪里蛋白质比较多?肉里比较多。

可不就得吃肉。

还有你身体某些部位需要补充特殊元素、特殊物质,这些元素和物质一般能在哪里找到?动物体内功能相似的部位。

由于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老祖宗便摸索出了“以形补形”这么个淳朴而直接的养生方法。

所以日常膳食中不摄入足够量的蛋肉,身体素质往往很难提升上去。

这就像你把植物栽在土里,缺

了什么它自己吸收自己补,自然是土壤越肥沃植物长得就越好。

要是土壤里没有它必须的养料,它肯定就长不壮实!

文哥儿总结陈词:“谁不让你多吃肉,谁就是不想你好!”

王华本来听了文哥儿的两大考虑,还觉得文哥儿说得挺在理。结果听到这最后一句,气血一下子往脑门上涌。

这小子掰扯这么多,难道就是为了多多吃肉?!

文哥儿瞧见他爹那副“我马上要打你了”的表情,立刻为自己辩驳道:“我可不是胡扯,您看那些草原上的人,天天大口吃肉大碗喝奶,长得多壮实、上马多能打对不?”

王华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文哥儿的说法。

谁都知道吃得好身体会更好,那不是很多人没机会吃吗?

圣上那一个月里头有半个月全在吃素的饮食习惯确实有点儿不妥当。

王华正沉吟着,又听文哥儿凑过来小声问:“我听说刘阁老他们常劝陛下别崇信佛老之学,我听说那些个道士都爱炼丹的,陛下吃丹药吗?”

别人都是要么信佛家之学,要么信黄老之学,当今圣上倒好,来了个双管齐下!

更关键的是,也不知朱祐樘具体是怎么个信法。

要只是读读老子写的《道德经》,倒也不是什么坏事,里头挺多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可要是沉迷到开始磕丹药,那问题可就大了。

都说是药三分毒,你闲着没事一天三顿地吃药,身体还能好?

丹药的必备材料之一可是铅。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