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1 / 2)

小夫郎他旺夫呀 长亭渡 12577 字 3个月前

第66章

商议好了一块儿合伙开铺子的事儿,梁又明想要先尝一尝宋声说的这个火锅。

纯粹是因为喜欢吃各种好吃的,梁又明对于宋声说的这个锅底十分感兴趣。

宋声就把新做好的锅子拿来了一个,又带来了炭还有锅底的料,请他试吃了一次。

因为没有辣椒,这次的锅是菌汤的汤底。

但菌汤的做出来也很好吃,汤底十分浓郁,也不知道是用什么熬成的,闻起来可香了。

梁又明把提前放好的菜和肉全都吃完了,还意犹未尽的问道:“下次我还要试试别的味道的汤底!这个法子真好,想吃什么加什么,合理的照顾到每个人的口味,吃多少就放多少,一点儿也不浪费!”

宋声看梁又明也喜欢吃,对这次的调出来的锅底味道更有信心了。

梁又明没有问他这个锅底是怎么做的,毕竟这就像烧炭一样,涉及到配方类的,都属于宝贵的知识。

别说人家大家族了,就是普通老百姓家里有个什么秘方,那也是不能告诉别人的,说不准以后就作为传家的知识一代一代传下去了。

像之前提到过的溧阳郑氏的银骨炭配方,还有南阳公孙氏的冶铁方子,以及汉阳蔡氏的造纸法子等等,如果直接问人家方子是什么,是很多礼貌的事情。

梁又明是知道的,所以并没有多问。不过他对于吃的方面很有心得,说道:“宋兄,这个锅底儿还有没有别的味道的?”

宋声点头道:“有。”

“真的有啊!什么时候换一种汤底儿的味道让我尝一尝!”说完又感叹道:“总有一天我要吃遍天下美食!”

宋声道:“之前咱们在迎春坊见到的辣椒,你知道在哪里能买到吗?其实火锅做成辣味儿的最好吃。”

一听辣椒,梁又明更有兴致了,他道:“上次我就想弄点回来,可惜人家那个厨子不卖给我。所以我就悄悄的托人打听了一下,这个辣椒在蜀中那边盛产,就是往咱们这边卖的不多。你要是想买,我改天去找找我表姑,她好像有蜀中的熟人,说不定能买到。”

一听梁又明说崔夫人在蜀中有熟人,宋声觉得这个辣椒应该差不多能买到了。

之前她打算先做菌汤和三鲜的汤底,等到时候有了辣椒再做辣锅底。

如今有梁又明在中间忙着采购辣椒,他能够更放心的忙别的事儿了。

一个店铺真正开业,中间要经过许多准备程序,光是店铺的装潢就得花不少钱。

不过好在梁又明把这些全都包下来自己负责了,在店铺的装潢这方面的花销都由梁又明负责。

不过里面的桌子和椅子,都是按宋声的要求来做的。

梁又明的爹娘早就听儿子提过宋声这个人了,隐约能从儿子的话语里感受到,他现在能有这么大的转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宋声。

所以虽然没有见过宋声,梁又明的爹娘还

是很感谢他的。

这次又听说儿子要跟他一块合伙做生意开铺子,就全权支持一下,毕竟以宋声的潜力来看,儿子与他交好,对于以后的发展只会有利。

虽然宋声是寒门子弟,比他们家的家庭条件要差许多。但老话说的好,莫欺少年穷。万一人家以后就青云直上飞黄腾达了呢。

两个人一块儿合伙做生意,这账也要算清楚的。谁负责出什么东西,得了利要怎么分,都得提前商量好写清楚,最好是立下契书,这样以后也方便进行管理。

写契书的事情就交给了宋声,按照之前两人商量好的,他把契书写好之后两个人签字画押,然后一人一份收好。

在梁又明的帮助下,铺面很快就弄好了。

宋声今天带着陆清一块儿去新弄好的铺面看了一下,里面的桌椅都是按他的要求摆的,方便客人到时候吃火锅。

这个铺子是在城东的一条主干道上开着的,人流量特别大,而且旁边就是美食一条街,每到中午和晚上的时候,前来吃饭的人特别多。

这段时间宋声忙着准备开火锅铺子的事儿,陆清也没闲着,他在家忙着按照相公给的锅底配方熬汤。

宋声虽然知道汤底怎么配,但他是不太懂做饭一道的事儿的。陆清按照他说的法子熬了好几种汤底,给家人尝过之后选了一种评价最高的,到时候用来开店的时候给客人用。

除了这些,陆清还自己琢磨着各种调料放的比例,希望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一下,把这个汤底的味道做得更好。

不得不说,陆清对于厨艺一道上有很大的悟性,宋声只是跟他大概说了一下熬制的房子还有添加调料的比例,他很快就举一反三熬制出了几种不同的锅底。

根据宋声的形容,陆清还熬制出了浓郁的番茄锅。不过在景朝,番茄是不称为番茄的,而是叫做狼桃。

狼桃在这边种植的并不多,可能因为品种不太好,种出来的狼桃不是很红,而且吃起来很酸,并不那么像前世的番茄一样受欢迎。

但吃起来酸并不代表熬汤不好喝,尤其是在加入了其他的佐料之后,熬出来的锅底浓郁带着点酸味儿,这个时候如果再加进去一些肉粒,放一些葱花,这番茄汤就会格外的好喝。

宋声连声夸道:“清哥儿,你是不是被耽误的大厨啊!这个狼桃熬的锅底也太香了!”

而且味道跟他前世吃的番茄锅不相上下,真的很不错。

陆清听到相公夸他,心里很是高兴,能帮到相公的忙了呢!

从县城看完铺子回来,宋声给家里人买了两份糕点,家里现在毕竟有小孩儿,带点零嘴回来给他们吃,他们就会一个劲儿的夸三叔最好了!

宋声最爱听的就是几个小孩一连串的呵呵呵的笑声,清脆又响亮,让他感受到这个世界在迸发着活力。

这次买的糕点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糖霜,白白的像是小雪粒儿,舔上一口就能甜到舌根上去。

看到宋声又买糕点回来,张杏花忍

不住说道:“三郎啊,咋又买糕点回来了?你不是打算开铺子了吗?这段时间钱都花不少了,该省着点儿的。”

宋声笑了笑,道:“奶奶,这些没多少钱,而且大毛和大妞他们喜欢吃,就给他们买了点。”

大毛他们看到糕点,急轰轰的就凑了上来,手都没洗就要上来拿着吃。

被大嫂孙氏一把把手给拍了下去,说道:“都给我洗手去,不把手洗干净了不准吃!”

几个孩子在院里摸爬打滚,弄得脏兮兮的,孙氏终于逮着了个机会让他们洗手去了。

等到几个孩子洗完手回来,孙氏这才把宋声递过来的糕点给他们每个人都分了两块,然后把剩下的收了回去。

然后道:“这些剩下的明天再吃,我给你们收着,别一次都吃完了。”

宋声一看家里人吃块糕点都这么省着,说道:“大嫂,别放着了,天气虽然凉了些,但一直放着容易放坏,你跟奶奶你们也都没尝过呢,快把剩下的都分着吃了吧,下次再买就是了。”

家里一般有个什么零嘴,吃的都是顾着小孩的嘴了,大人们很少吃什么糖和糕点之类的。

宋声开铺子想要多挣些钱,就是为了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日子。然后家里人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不用再瞅瞅手里的银子,掂量一下够不够买,够不够花,这就是他最想要的!

孙氏听到宋声这么说,还是没敢拿一块糕点尝尝。

大人们都是舍不得吃的,像这种好东西,一般都是放着,家里的小孩啥时候嘴馋了,就给他们掰一块尝尝。

宋声看大嫂不吃,跟大毛说道:“大毛,快给你娘尝一尝,下次三叔给你买更好吃的。”

大毛一听,赶紧给他娘嘴里塞了一块。

孙氏被塞着吃了一块,发现这个糕点格外的甜,跟之前吃过的都不太一样。

她一边吃一边担忧道:“三郎,这个糕点上面的白霜这什么做的?吃着好甜,买起来应该不便宜吧。”

宋声道:“大嫂,这个上面刷了一层糖霜,是人家新做出来的白糖,放在糕点上面味道更好。不贵的,以后等我赚钱了,多给家里买一些。”

张杏花看着家里的三郎这么懂事,又欣慰又心酸。欣慰的是虽然三郎考上秀才了,但仍旧不忘本,买个糕点都惦记着家里人,一片赤诚之心。心酸的是家里这般处境,倒是给他拖后腿了。

瞅了瞅家里的儿子还有孙子,张杏花忍不住叹了口气,三个儿子没出息,一辈子黄土朝地背朝天的干活也就算了,几个孙子也都不争气,就只有三郎一个有出息的,旁的他们什么都帮不上,可不就是心酸吗?

宋成从外面地里回来,一手扛着锄头一手提着一捆猪草,浑身脏兮兮的,瞅见家里有糕点,快速洗了把手,就凑了上去,想要尝一块。

看到这个孙子猴急的样,张杏花就生气,说道:“这么大个人啊,怎么做事一点分寸都没有。脏兮兮的上来就吃,像什么话?”

宋成一呆,他这

才刚回来,怎么又被□□了?

看了看旁边站着的大嫂二嫂,都在捂着脸偷笑,宋成觉得自己回来的不是时候,莫名其妙的又成了奶奶的出气筒。

索性他性格好又心大,也不放在心上,反正都被说习惯了。

这边宋声把锅子造好之后,但是忙着写经营手册。铺子的铺面其实并不大,他打算先开一间小小的火锅铺子试营业一下,以后如果生意好了再考虑扩大。

所以暂时并不需要那么多人,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二嫂暂时要照顾孩子,没办法去帮忙。不过大嫂还有玉哥儿以及宋夏都可以来帮忙。

大嫂的厨艺在他们家里算是很不错的了,负责掌厨熬制锅底。玉哥儿和宋夏就帮忙招待客人,上菜等等。

不过三个人显然是不够的,为此,宋声找了小舅舅陆鸣帮忙。

反正陆鸣以后都住在城里,给别人打工也是打工,不如来他这火锅铺子帮忙,都是自家人,肯定不会亏待了他。

陆鸣一听说清哥儿的夫婿在城里开一间火锅铺子做生意,心里为他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