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3 章(2 / 2)

小夫郎他旺夫呀 长亭渡 12232 字 3个月前

说完这些,赵游问道:“大人,最近粉条卖的太火了,咱们作坊里头的番薯要不够用了。”

“这么快就不够用了?”

赵游点点头,“是啊,您是不知道,现在有不少从下面的县里来的人专门来买粉条的,根本不够卖。”

说起这个赵游就一脸喜意,没想到大人弄的这个粉条竟然如此好卖,这一阵子他们衙门的账上多了不少钱,年底大家伙终于能多发一些了。

宋声想了想,说道:“我让人再去收购一些番薯来,不是什么大事。晚上你们两个跟我一块儿去吃个饭,我约了张员外和李员外,想跟他们谈一谈建粉条厂的事。”

崔海年纪稍微有些大,不适合跟他一块出去应酬,所以他叫上了李如成和赵游。

二人欣然答应,要知道他们整个肃昌府压根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产,更别提什么厂子了。

听说人家南边擅长养蚕和丝制品的就会开设染坊绣坊,大大小小也都是厂子。哪像他们这肃昌府,偌大一个府城,包括下面的七八个县,都没有一个像样的厂子。

现在宋大人来了,一来就搞了个大的,卖粉条不说,现在还要建厂子。现在粉条卖的这么好,一旦厂子建起来,肯定能有不少盈利。

时间长了,还不愁赚不到钱吗?

中午吃过饭之后,宋声又开始操心着粉条厂的事儿。

粉条小作坊现在人比较少,还全都是从衙门抽调过去的。番薯不够用,宋声又让魏五郎再收购一批番薯来。

这次魏五郎去的地方就远了,他直接跑去了安阳县,他们家附近几个村的番薯已经被他收购的差不多了。干脆跑远一些,其他地方的番薯比较多,雇几辆骡车拉回来就行。

魏五郎没想到知府大人又让人给他传话说要收购番薯了,他高兴极了。把消息跟家里人一说,几个哥哥拍着大腿都要帮忙。

一回生二回熟,这次魏家几个哥哥也不怯生了,每个人租了一辆骡车,一人一个村子,到村子里收购番薯。

几个人一个干的比一个起劲,甚至还有隔了几个村儿的穷苦人家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知道他们家收购番薯,特地大老远背过来卖的。

魏家兄弟五个干得十分卖力,也不嫌累,每天早出晚归的赶着骡车出去收番薯。眼瞅着家里的进账比之前多了许多,魏大嫂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要知道从前他们村要说谁家最穷,他们家可是排得上号的。

她嫁过来的时

候娘家其实是不愿意的,只是她跟魏大郎情投意合,而且魏大郎人老实,没有什么花花肠子,成亲后这些年也一直对他一心一意的,不论挣多少钱,除了交给娘那份,剩下的全都交给她保管。

只是他们这种地方日子过得实在清苦,家里的男人们只能出去干苦力活才能多挣几个子儿。

现在不一样了,一家人都开始收购番薯,靠着这个最近两个月挣了不少钱。

上次回来后大郎他们还说他们其实是给知府大人干活的,这让她跟魏母都吓了一跳。还说亲眼见到了知府大人,还跟知府大人说了话,每个人都高兴极了。

魏大嫂听了之后也与有荣焉,那可是知府大人啊!没想到他们这种老百姓还能跟这种大人物见得上面说得上话。

不过回去后魏大郎说了这些事情,也叮嘱了家里人要低调一些,不能给知府大人惹麻烦,不然以后这么好的差事就没有了。

魏家人都牢牢记着,没把是给谁干活的事儿往外说,还是每天都在外面跑着收购番薯。

晚上下衙后,宋声带着李如成和赵游去跟张员外和李员外吃饭。

地方是张员外定的,在本府城最好的酒楼香云楼吃饭。

约的时间换算过来是晚上七点,雪下了整整一天,晚上宋声出发的时候雪还没停。

不过城里的街道上已经被清扫出来了一条路,走马车完全没问题。三个人坐在一辆马车里,一路朝着香云楼去。

因为下了雪,路上湿滑,春生赶车赶得慢,到香云楼的时候,已经过了约定的时辰。

进门之后,一提张员外,店小二直接带他们去了楼上的雅间。

推开雅间的门,张员外和李员外已经在里面坐着等他们了。

宋声在京城历练了两三年,这种应酬的场合他也经历过不少,进去之后赶忙客气道:“两位久等了,今天外面的雪下的有些大,我们来的迟了些。”

这两位都是肃昌有名的富商,家里的家产多的数不清。即便宋声是知府,也没敢端着架子,还是得给几分薄面的。

张员外和李员外也都十分上道,笑了笑说道:“哪里哪里,知府大人能来,此间蓬荜生辉,什么时候都不算晚的。”

张员外是肃昌首富,宋声刚坐上知府的时候,他约宋声吃过一次饭。

宋声当时连着跟城里的好几个员外吃过饭,以后府城的发展肯定还是要依靠这些人出资出钱呢,宋声刚刚上任知府,不敢轻易得罪。

只是他们吃完饭之后又叫了一些漂亮的女人和哥儿过来陪酒,宋声瞬间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婉拒之后就回家了。

今天也算是第二次见面,宋声本来只约了李员外的,只是这张员外不知怎么也听说了,托人给他递了话,所以今天的饭局就多了一个人。

宋声也不是不上道的人,坐下之后他先带头自罚三杯酒,说是来晚了赔罪。李如成和赵游也紧跟着跟了三杯,张员外和李员外心里头十分舒坦,男人们谈事情,不喝酒怎么能

行?

李员外心里对宋声十分欣赏,这人看着年纪轻轻的,却很会来事儿。一点都没有鄙夷他们商人和地主的身份,反而给了他们很大的尊重,李员外对他印象非常好。

张员外自然也是高兴的,只是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自傲,毕竟上一任之父梁文昌还在的时候,把他捧得很高,要知道他可是全城第一首富,很多时候梁文昌都还得靠他办事。

对于上一次宋声拒绝了他安排的那些女人和哥儿并且不顾他的面子一走了之的事儿,张员外多少还是有些小心眼儿的。

宋声和李如成他们各喝了三杯,张员外和李员外也不能干看着,每人都陪了一杯酒。

酒过三巡之后,开始谈正事了。宋声说了一下想要建一个粉条厂的想法,张员外和李员外眼睛放光,要知道这个粉条的前景可是非常好的,现在直接被炒出了高价,卖的十分火热。

如果建一个粉条厂,应该很快就能回本。他们手里的地不少,经商也十分广泛,一听就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两个人都夸宋声这是个好的想法,然后热情的跟他讨论着从选址到修建再到经营方面的事情,宋声没透露太多,只是说了一下初期的想法。

等聊到投资的时候,宋声把自己的想法摆在了他们面前,希望他们每人可以出四成,宋声这边出两成,另外带技术入股。

也就是说他这边出两成的资金,外加整个做粉条的技术。每年他们都能拿分红,但是粉条厂宋声最有话语权,有关决定他来做主。

听到这个,张员外和李员外不大满意。四成的钱对他们来说其实不算多,只是他们还想要话语权。

张员外率先说道:“宋大人,这就有些过分了吧,你出两成的钱,加整个技术,就要全部的主事权?建厂子需要的钱可不是几百两就能打发的,四成,还只能拿分红,不能主事,宋大人当我们是个摇钱树吗?”

在商言商,他们自然要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瞎子都能看到粉条厂未来的前景,不能拿到主事权,还要出资这么多,张员外自然不乐意。

李员外多少也有些不乐意,不过他没多说什么,一直在听张员外说话,默认了张员外说的话代表了他们两个的立场。

宋声就知道他们没那么容易同意,说道:“那张员外想怎么样?”

“要不你给我们俩主事权,以后厂子招人我们说了算。要不然这钱我们最多出两成,不怕您笑话,虽然我们地位不及宋大人,但在整个肃昌的商道上,我张某人说话还是很管用的。宋大人可得考虑清楚了再做决定。”

这话里面多少带了点威胁,他们两个算是整个府城富商的龙头了,敢说这话,就说明整个城里稍微有些钱的富商都以他们马首是瞻。

他们要是放出话,谁敢接下这个建厂的项目就是跟他们作对,那宋声这边的确不太好找其他的投资人。

但宋声是个软柿子吗?

显然不是。

作为一城知府,他跟梁文昌可不一样。梁文昌愿意给他们面子,他宋声可不乐意给。

他直接站起身,冷淡的道:“既然如此,那看来今天是没什么谈论的必要了。李大人赵大人,咱们走。”

张员外和李员外显然没想到宋声直接站起来要走,压根不再跟他们商量一番,讨价还价都没有。

宋声一站起来说要走,张员外和李员外慌了,赶紧道:“几位大人,有话好商量,别这么着急走嘛!”

宋声看他们俩这样子,就知道在这里讨不到什么便宜。有些人越富就越贪心,粉条厂的前景好,他们就想多分一杯羹。

宋声瞬间就不想跟这样的人合作了,整个肃昌府城这么大,实在不行,他就从各个县里面找人投资,这两个人虽然有钱,但在这肃昌,也不是能只手遮天的。

宋声拒绝的干脆,“不用了,机会只有一次。刚才本官已经给过你们了,既然错过了,就算了,以后有机会再合作吧。”

一直到宋声他们三个走出门口,张员外和李员外都没有松口说听他一开始的建议,还是死咬着说有话好商量。

宋声知道即便他们愿意出四成的钱,也不会放弃这个主事的话语权。

但宋声想要建的这个厂,他想要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其实他也不是不能接受股份制,有什么决断大家投票表决。但不能是他不信任的人,尤其是这种贪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