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见招拆招(1 / 2)

第151章 见招拆招

陈程没有在店里耽误太久,因为惦记着校内网的数据,便跟苏子姗丶沈露凝道别,匆忙又赶回学校。

回到江大商业街时,列印社门口依旧排着长龙。

陈程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查看了一下后台数据,两个小时的时间,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七千人。

这其中,大多数都是外地IP。

眼下的社交效应已经快速形成,如果还靠扫描照片来拉新用户,多多少少会有些跟不上节奏。

可是继续扩充人手也不现实,毕竟自己不可能真的满足所有想扫描照片的江大学生,这里几万人,每人两张照片,估计扫描仪就要扫到报废。

扫描仪不值钱,但时间值钱。

先前他已经想到了拼多多的裂变模式,于是便立刻在后台,给所有江大的校内网用户发了一条站内消息。

消息的内容是:校内网首场拉新比赛正式开始,从明天中午十二点开始,到后天中午十二点截止,拉动新增用户最多者,将得到现金奖励五百元;第二至第五名,每人三百元;第六至第十名,每人两百元;第十一至第二十名,每人一百元。

备注:本活动真实有效,新增用户以完成注册丶完善个人资料为准。

统计方式:我们会将新增用户统计在其第一个关注的帐号名下,不重复统计,请务必提醒自己拉新的好友,一定先关注自己的帐号。

奖金领取方式:后天中午十二点公布获奖名单,获奖者请到校内列印社领取现金奖励!

特别提示:个人注册多个用户关注,以及其他作弊行为不计入统计,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

后世拼多多那麽出名的「帮忙砍一刀」丶「帮忙助助力」,往往也就几十块钱的奖金,最多一两百块钱。

只这麽一点钱,就能让一个人疯狂发动自己的社交关系,而且那还是在二十年后丶人均月薪几千甚至过万的环境下。

陈程在2002年给出一百到五百元的奖励,对这些学生的刺激是极大的。

对陈程来说,平台创立初期就是要烧钱的,这麽点成本根本就是毛毛雨,不值一提。

而他之所以只发给江大的用户,是因为现阶段线上支付还没有普及,网络平台在金钱方面没有公信力,外地用户一来未必相信,二来也不好参与,一旦有误会和纠纷也很难消除,说不定拉新没做好,还给平台招黑。

但是江大的用户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是本校学生,自己有校内列印社开在这里,有实体店做依托,就具备了足够的公信力,他们自然相信自己不会赖帐,所以参与的积极性肯定也会非常高。

果不其然。

当这个消息准确推送给每一位江大用户之后,这些用户,立刻就疯了一样,开始在QQ上骚扰每一位好友。

很快,校内网的注册用户数再次迎来一轮井喷,九点左右的时候,就突破了万人大关。

用户不断增长,但是对伺服器带宽并没有形成较大冲击,陈程看了一下后台数据,发现新用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基本不会上传照片。

他们虽然也有电子相册功能,但是他们暂时还没有照片可供上传,而且,除了江大这些已经扫描到照片的用户,剩下的用户基本都没有上传自己的照片。

不过,陈程很快发现一个异常。

九点十几分的时候,带宽占用忽然预警,虽然他财大气粗的留了很大的冗馀,但带宽需求在忽然之间激增,眼看就冲破了安全阈值。

陈程一边打电话给伺服器的运营商,让他们再临时追加带宽,一边在后台排查起了带宽的占用情况。

而此时,在伽洛论坛的办公地,杨思齐火急火燎的进门,急不可耐的问陈伟:「怎麽样了?加快点速度!这都九点多了,比咱们原定的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

陈伟解释道:「脚本已经在运行了,不过帐号注册比较麻烦,他们这个网站比较鸡贼,有个验证环节,需要做简单的十以内加减法,批量注册帐号的路被堵死了,我们几个一个个的注册,弄了一个多小时才注册了两百多个帐号,不过现在已经开始跑脚本了。」

杨思齐问他:「你现在脚本跑的是什麽指令?」

陈伟说:「时间仓促,我们的脚本也没有办法开发的太细致,所以现在脚本上所有的帐号都在不停的访问几个固定连结。」

杨思齐问:「什麽连结?」

陈伟说:「就是他们会给江大的用户推一个叫颜若萱的女孩的帐号,她现在的粉丝数非常多,已经三四百人了。」

「而且,她在相册里上传了5张非常清晰的照片,我把这5张照片的连结放进了脚本里,现在就相当于我们这200个帐号都在反覆不停的轮流访问这5张照片的连结,不停的请求照片数据。」

「颜若萱……」

杨思齐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仔细想想,好像就是新生计科三班的班干部,那个看着有点呆萌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