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近地点为回归点,从现在到2020年4月,再到2023年10月,它的回归周期是三年半。
所以尽管这是属于系外飞行器,但在天体运行的问题上至少还是遵循力学原理的。
但是在2023年10月坠落到地球时,却被记录为陨石。
这让她不禁有些猜测。
但是一切还要看数据说话。
等到第二天去上班后,俞妙则都还在想着系外飞行器的事。
只要想到系外生物的飞行器已经到了距离地球很近的地方,她的心里就不太能平静下来。
到中午的时候,她便打电话给蔡晴学姐,跟蔡晴学姐打听最近有没有观测到新的天体。
蔡晴学姐在天文台工作,但是他们那边看起来还是风平浪静的。
“昨晚我在观星的时候,看见在火星轨道上出现了一个小行星。”俞妙则说道,“根据轨道推测,这颗小行星的运行距离应该会被木星影响偏移的,但是它没有偏移。”
“这也不足为奇。”蔡晴学姐显然并未get到俞妙则的真实意图。
并且观星的时间久了,在宇宙中什么十万分之一的概率都有可能会发生。
而且这些年的流浪天体越来越多,天上飞过来一颗小行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俞妙则决定今晚再继续观测。
不过回去后又是翻看各种论文,以及把从前在学校时做的大量关于天体的笔记拿出来,将每一项数据做成表格,也就能看得更加直接明确。
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取系外飞行器的数据。
夜幕降临后,俞妙则便提前架好昨晚刚用心愿石兑换的天文望远镜,然后按照昨晚的焦距倍数位置一点点地往回调节起来。
但是这个“天体”的行进速度很快,也并不容易寻找,在夜空里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团东西,看起来就像是笼罩在周围的气态体或者尘埃体。
这到底算是什么东西啊?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是一个飞行器,在飞行着千万颗天体的区域范围,寻常也根本不会想到这种可能。
但是俞妙则更好奇,这个飞行器之余那个星球的人来说,它的任务到底是探测还是执行。
这些外星生物对于地球的了解又有多少。
而关于外星人的一切,他们都一无所知。
到第二天时,俞妙则还特意过去一趟资料室。
但也显而易见,关于地外生物的任何资
料都没有。
这次外星生物危机,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等到差不多晚上十点的时候,就看见有零零星星的两三颗流星从天边闪过。
但那就好像是一场闪现的梦,那两分光亮很快就消失在夜空中。
不过天文爱好者论坛里依然有人拍摄下这一幕,分享在论坛里,说今晚有流星雨。
评论区就都在问,流星雨是什么时候,他们都没有看到。
今晚俞妙则已经收获到一部分数据点。
并且在天文望远镜上可比地球上肉眼观察得清晰,她看到了所谓的流星雨的形成过程。
飞行器的外观就是小行星的样子。
本来俞妙则还在想着,外星人到底是通过怎么样的办法将一个这样巨型的飞行器送上天;不过想到可能外星文明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