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钱氏看着瘦了很多的阿兰,忍不住哭起来。
阿兰一个在厨房干最脏最累的帮厨的活儿的人,要弄到这么一碗红烧肉,可不容易。
桑家人都有些感伤,县城洪家,大家却都高高兴兴的。
洪掌柜的二儿子洪永祥从租界回来了,还带回来大包小包不少东西。
“小叔,小叔,你回来了!”洪旭一看到洪永祥,就炮弹一样冲上去。
洪永祥想像以前一样抱起洪旭,结果抱得很艰难:“阿旭,你又胖了!”
这年头胖是个好词儿,洪旭一点不生气:“我长大了!”
“对,你长大了。”洪永祥哈哈大笑。
洪旭又道:“小叔小叔,我给你看个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洪永祥知道要怎么让孩子高兴,露出感兴趣的模样。
洪旭立刻就把自己跟姐姐一道做的小人书拿出来,宝贝一般递给洪永祥:“小叔你看,我姐画了一本小人书!”
这书是洪掌柜今日回家后,帮着装订好的。
洪兴纸号是百年老店,店里会出售账本簿子还有启蒙书,因而洪掌柜懂线装,会装订书册。
洪永祥一眼就瞧见书册上“三打白骨精”五个大字。
他看过《西游记》,洪旭二姐手上的《西游记》便是他送的。
他立刻就意识到,这是画了《西游记》里的一个故事。
将书翻开,里面图文并茂。
这小人书做得很精致,但真要说多么出奇,并没有。
可洪永祥,就是看得停不下来,等看完,他有些惊奇:“阿旭,你二姐这白话写得真不错,句读也用得极好!”
这书里的字并不多,但意思简洁明了,非常适合孩子看,那画也画得极好。
他家孩子能做出这么一本书,当真了不得!
第18章 要房租
民国的上海, 聚集着无数文人,这里的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到新思想新文化。
洪永祥在清末, 就去了新式学堂读书,这些年身为一个记者, 更是接触到了很多新思想。
他是一个提倡新文化的新式文人,他所在的报纸, 也一直致力于推广白话,
他们刊登的政论文章和各种新闻, 都用白话书写, 力求在读出来后, “工商妇女幼稚”皆能听懂。
他们在报纸上,还一直呼吁要加强国民教育, 只让人听懂是不够的, 所有人都能“通文字”,才是包括洪永祥在内很多人的目标。
这很难, 但他们一直在努力。
也因此, 洪永祥很重视家中晚辈的教育, 洪旭的大姐二姐,都在他的要求下,进入县城由女子办的私塾读书认字。
发现洪旭二姐洪玥喜欢看书,他更是时不时带点书给她, 并鼓励她每日阅读报纸。
现在, 看到洪玥画出一本小人书, 洪永祥欣喜不已。
虽说这是从《西游记》里,寻了一段简写出来的故事,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能做到这一步, 已经非常难得。
这小人书,还让洪永祥想到了另一件事。
自进入民国,上海的学校,便如雨后春笋一般飞快冒出,其中小学是最多的。
现在,上海县城很多普通人家,都会让孩子去读小学,至少读完初小。
毕竟读初小,一学期学费不过几个银元,即便加上购买纸笔,花费也不算多,很多家庭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