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抵达的富阳县。
而此刻,富阳县城门外,潘县令竟亲自等在那儿迎着了。潘县令身旁,还有徐教谕也在。
早在揭榜时,省城中便早有人快马往各县去报喜。所以,此番各县中,也都知道自己县内有几人得中,又分别是第几名。
今年富阳县内只两人中举,比起往年来要少一半。对此,潘县令是非常生气的。
所以,一早的,就已把县学里的徐教谕给叫到了面前来,好一顿训斥。
潘县令一早便对徐教谕有成见,正好借这个机会,狠狠批了徐教谕一顿。
好在,虽然今年中举的不多,但县内却是出了个高分。吴容秉的第四名,多少也是为富阳争光了的。
“容秉,你可是为咱们富阳县争了光。正因有你的这个第四名,才不至于令我和徐教谕的脸丢得太大。”潘县令早就看徐教谕不爽了,于是几句话一说,言词间又夹枪带棒起来,“亏得当时你走了省城的名额去参加这个考试了,否则,我和徐教谕往后在其它五县中,怕是要抬不起头来。”
从午后到现在,徐教谕一直跟霜打的茄子般,情绪就未高涨过。
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呢,就被潘县令拎着一顿劈头盖脸的骂。
他还得跟孙子似的,在县令面前陪笑脸。
县学里,他看好的人竟然没中举,本来心中也很郁闷。可这会儿,不但不能寻人说说话喝喝酒纾解情绪,反倒还要被县令提拉着到处跑,继续丢这张老脸。
潘县令的这番话,他何尝没听出话外音?不就是故意说给他听的吗?说他又看走了眼,竟放着眼前一个宝贝不要,去抱着别的石头当宝贝。
可徐教谕也没想到,他看好的另外几个没中就算了,那魏智竟又再次落榜。
当初魏智是同吴容秉一起考中的秀才,一同入的县学。这二人进了县学之后,才学方面不相上下。吴容秉秉性率直、纯良,虽更胜一筹,但魏智之惊才绝艳,也是令县学里的许多老师都拍手称好的。
文人清傲一些,不算什么。
可没想到,人家吴容秉出了事后三四年未再踏足县学一步。而这魏智,这几年来,县学倾尽全力去扶助他,他竟最终仍是名落孙山。
魏智落榜,不免令徐教谕大失所望。
经此之事后,徐教谕不免也低头认真反思起自己来。
反思,这些年他所坚持的那些,到底对不对?
县衙临时为吴容秉准备了仪仗,一路上敲锣打鼓的,送他回了甜水巷。
而吴裕贤那边,回来不仅没有这样的待遇,甚至连潘县令的面都没见到。
中了举,哪怕是最后一名,吴裕贤都是高兴的。
得了这个机会,来年便可入京参加春闱。
只要中了进士,便可入仕为官。日后,就是吃皇粮的人了。
哪怕春闱不中,顶着“举人老爷”的头衔,他也可在富阳,甚至是杭州府,混得不差。
本来一切都很好,可偏偏继兄考了第四,强压在他头上,令他身上的光辉顿时变得淡然无存。
吴裕贤自然高兴不起来。
他最不愿见到的一幕果然还是又发生了。
从此往后,难道他要再如之前一般,这一辈子都要活在继兄的万丈光芒之下吗?
那样的日子,哪怕如今过去已久,再细细想来,他仍觉心颤。
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他分明已经过上了糟糕的日子,他的人生已经走去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为什么如今又要好起来!
第83章 第九十三章找上门来的生意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