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甚至,可能吴容秉之名,已传去了京城来的那些考官的耳中。
面对别人诚心的祝福,叶雅芙笑着谢过后,就不再提起此事,只道:“这会子人就这样多了,今晚恐怕会很忙,我得赶紧去后厨帮忙。”
这段时间来,叶雅芙不仅在后厨帮忙做烤鱼,也仍坚持每日都做二三十份的糖醋小排。
并也暗中又给了那店小二二两银子,请他帮忙在上菜的时候特意介绍一下这道菜的出处。
一段时间下来,常来这里吃饭的客人,基本上也都知道了这道菜只是临时在这食肆里做,待得秋闱考成绩一出,那吴秀才的娘子离开杭州后,就吃不到了。
若再想吃,得去富阳县一家叫盛锦楼的酒楼吃。
忙碌之余,叶雅芙也会想以后。
撇开这段日子七七八八的花销,她现在身上还有一百七八十两的银子。有这笔银子在,只要之后的日子好好规划一下,不乱花的话,日子可以过得富足一些。
至少明年吴容秉秋闱考的银子是足够了的。
但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若吴容秉中了举,之后又中了进士……那她要不要跟着一道去京城?
好像不得不去,若不去,那就得谈和离之事了。
考虑了会儿这个问题后,又觉得暂时想这些好像也没用。总得等成绩出来了再做打算。
秋闱考的成绩大概在五天后出来的,放榜日比起考试日来,更加热闹。
到了放榜这日,几乎是整个杭州城的人都来凑热闹。就算家里没有考生参加考试的,也会挤来看看榜,看看今年都是哪些人中了举。
其实每年秋闱考的竞争都很大,整个杭州府加起来一共近两千参考的学生,最后录取的,也就五十人。
也就是说,大概四十个人中,就只有一个人能中举。
而杭州城的录取率,相比于别的地方来说,还要高一些。
所以说古代的秋闱考,比起现代
的高考来,难度大很多。差不多算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但秋闱考的含金量也比高考大得多,秋闱得中者就可以为官,高考就算考中985高等学府,毕业之后,失业的也多了去。
还是古代的读书人值钱。
但到放榜这日,叶雅芙倒没去凑这个热闹。
左右中与不中,肯定都已经定下了。
吴容秉腿脚不便,且今日可想而知的人多,他自也没去。
是程思源帮忙去看了。程思源除了要看吴容秉的成绩外,还打算看一看南山书院里自己的那几个学生中没中。
叶雅芙已经提前收拾好了行囊,因为不管今日中不中,都得赶紧回家去了。
这会儿,夫妇二人倒是悠闲自得着面对面坐着。
“你自己心中可有数?”叶雅芙问他,“这几天都跟程大哥一起,想是该对自己的成绩有些估算吧?能中吗?”
第82章 第九十二章中举
成绩出来之前,吴容秉没把握保证自己一定能榜上有名。但根据自己考试时的感觉,以及这几日来同程兄对题的情况,他心里大概有个七分的把握。
若不出意外的话,是能中这个举的。
前面两科考的基础,他有这个自信没太大问题。若真出意外,那就是出在最后一门的策论上。
但明知道妻子关心自己,吴容秉也不愿太叫她担心了。
所以他只含蓄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