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省是童生,之后因要养一大家子人,也就没再继续考试。只窝在溪水村里当书塾先生,这先生一当
就是快二十年。
如今,彻底看透了姜桃母子后,不必再养着他们,吴兆省也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忙一忙自己的事。
读书人在这个世道是饿不死的,便是这县城里,但凡他肯受些累、放下些尊严,养活他和三郎两个,实在绰绰有余。
说不定,还可余下一些钱来,帮扶大郎夫妇一二。
另外,他也想试试去参加童生试,看看自己这把年纪了,还能不能中个秀才。
若能中个秀才,那待遇的地位自然又不一样。
吴兆省如今心里有自己的计划在。为自己而活,不必再被那对母子拖累后,他觉得自己整个人生也是充满了希望的。
最后,临走前,吴兆省喊来了小儿子到身边,好好的同他说清楚了情况。
“大哥大嫂照顾康哥儿一个就很辛苦,不能再多一个你。但你可以在这里住一阵子,等到你大哥要去杭州考试了,你就得跟爹走。”又特地说,“咱们不回那宅子里住了,爹带你去另外的地方单独住。”
吴三郎倒也懂事,听话认真点头:“好。”
吴兆省又交代:“你是长辈,又比康哥儿大几岁,住这里时要好好照顾康哥儿。另外,若你兄嫂需要帮忙,你也得搭把手。”
“我知道了。”
交代完这些后,吴兆省就打算走了。见爹走,吴三郎又有些舍不得。
“那爹大概什么时候来接我?”吴三郎问。
吴兆省说:“估计得有个几天。爹得去找房子。”
听说是几天,吴三郎不免松了口气,虎虎的笑起来:“那我等爹来接。”
几天对吴三郎来说,是正正好的时间。又可继续留这儿同康哥儿玩儿,还有好饭好菜吃,又不必因为住太久而想念父亲。
他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吴兆省离开时,在堂屋的四方桌上悄悄留下了一锭银子来。是等他走后,吴容秉去收拾桌子时,才看到的。
银子大概十几两重,下面还压了张字条:给康哥儿买糖吃。
看着那字条吴容秉愣了会儿神,然后轻轻呼出一口浊气来。只将字条缓缓揉进掌心中,然后轻轻握住。
母亲还在世时,父亲其实对自己极好。
他们父子之间,也曾有过一段父慈子孝的温存时刻。
只是……那已经是很遥远之前的事了。
吴容秉将纸条在掌心轻轻握了会儿后,又松开。
第68章 第七十八章他并非是一般的文弱书生……
柳宅那边,姜氏见小儿子宁可住他那大哥那儿,也不肯回来,气得骂了他一顿后,就说:“随他去。爱回不回。养不熟的小白眼狼儿,我之前真是不该对他那么好。”想想从前便气不打一处来,“之前好吃好喝的养着他,结果转眼连我这个娘都不要了,只去要那个没什么血缘之亲的大哥去。往后若是再敢回来,我必打断他腿。”
见娘骂弟弟,吴心莲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