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3(2 / 2)

但是夏安然心中想,是不是因为庞统自己决定投向了曹操,而庞县令并不同意?

庞统可能因此成为了家族的一个弃子,也有可能是成为了家庭家族投资之一。

但令他疑惑的是,如果说庞统只是作为世家投资的一个方面,那在如今曹操已经明显掌握了优势的情况下,庞家为什么没有人前来攀扯?

要说没有伸出手,也不恰当,毕竟庞德公来了,庞德公作为庞家最出名、也是当代最着名的雅士,他来到曹营,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庞家的政治倾向。

于权谋之间,夏安然并不擅长,他虽然不擅长,但是曹纯显然是此中能手,听到他的问题,曹纯微微一笑,青年眉眼舒展,这一笑之间带着些许风月之色。

曹纯没有直接回答夏安然这一个问题,倒是反问了他一句,“景熙可能确认统待你出于真心?”

答案自然是没得说的,庞统少年与夏安然相识于微末之中。

那时二人看事的三观就十分接近,如今虽然说夏安然的个人走向转为了基建方向,但是庞统的谋略趋向,却与小时候毫无二致。

也因此在他遇到了诸葛亮的时候,二人产生了一种很微妙的化学作用,就如夏安然之前对他们的判断一般,两人的谋略上面可谓互补。

虽为互补,但是也免不了在某一些观念上的竞争性和互斥性。

尤其是二人为达目的的手段多少有几分不同的情况下。

而在加入了小少年伯和之后,三个人倒成为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三角固定关系,和这、两个小少年不同,伯和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倾听性以及抉择性。

可以说他最擅长的是融合二家之长,取长补短。

就夏安然看来啊,这三个人如果将来投向了同一个主公,结果一定非常有趣。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也没有多想的必要,夏安然笑嘻嘻得从陶罐中拿出了几只竹鼠,在曹纯面前晃了一下。

作者有话要说:  贾诩嘛……介个人就和文中说的一样。

首先他的出生地不好,他出仕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只能跟着董卓。

其实作者君觉得他这辈子唯一忠诚的人就是董卓。

虽然看上去在跟着董卓的时候他啥也没干,但是看看后来。

他坑死了王允(策划杀死董卓的人)辅佐曹操,弄死了吕布(直接杀死董卓的人),坑死了曹操的心腹爱将和长子(昂少年的便当就是他发的,虽然他本身其实是想要把便当给曹操的)

除此之外的人他都是完全处于一个谋士的角度。

不多说,你爱采纳就采纳,不听算数,反正我总能活的很好,这个样子。

简单的说,就是别人都是棋子,他躲在暗中,看着棋盘,然后暗戳戳得伸一下手,整个棋盘就都乱了。

PS:历史上小皇帝能逃掉是他辅佐的,除此之外他帮着张绣打赢曹操好几次。

作者君对于谋士们的理解比较表面,但是整个三国中最擅长谋划人心的,绝对就是他了。

诸葛亮那种鞠躬尽瘁,他才不会干,荀彧那种纠结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他也不会,郭嘉……算了这就不说了,贾诩可养身了,

这位的终生目标大概就是:好好的活,好好的谋吧。

虽然作者君也不是很喜欢他,但是这人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真的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