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宁贞侯 社稷安宁,万邦以贞(1 / 2)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8789 字 2023-11-02

皇帝破天荒地召见了内阁全员。

谢玄英为首辅,这不必说,蔡子义为次辅,还有赵侍郎和孔廉之。

蔡、赵是杨首辅临死前举荐之人,也是如今杨党首领,接手了杨首辅的势力。他们俩进门前,悄悄对了个眼神。

——陛下亲自召见,难道是想过问朝政?

——今日宁国夫人不在宫里,莫非……

两人揣测半天,谁想一进乾阳宫,先看见了喝茶的谢玄英。

他们:“……”想多了。

果不其然,青年皇帝在帘子后头,手里不知把玩着什么,口中说的话却把大家吓一跳。

“朕欲封姨母为侯。”祝沝开门见山,“众卿以为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先瞅了眼当事人的丈夫。

谢玄英喝茶中。

懂了。

蔡子义沉吟:“宁国夫人劳苦功高,陛下欲恩赏乃应有之义,但——”他委婉地劝诫,“昔年太-祖定制,非社稷军功不得封侯,不如另赐珍宝嘉赏。”

祝沝道:“朕知此事,然则,姨母并非未立寸功。”

他不喜欢聊天,看向永年。

永年做过相关功课,躬身道:“泰平十八年,山东无生教作乱,程夫人奉命探视鲁王太妃,路遇叛贼首领白明月,杀之,此乃一功。后贵州夷人作乱,程夫人随谢首辅外放,亦杀敌一人。”

谢玄英颔首:“这两件事,均为我亲眼目睹。”

其他人将信将疑。

他道:“我夫人晋为司宝女官,就是因平叛有功,诸位不信,可叫起居官翻阅记录,当有此事。”

别的不敢说,《起居注》里如果记了这事,多半是真的,他们夫妇的能耐还没大到篡改史书的地步。

但孔廉之道:“仅斩首二人便封侯,未免惹人非议。”

“阁老恕罪,奴婢僭越,说句实话。”永年是祝沝身边最得用的大太监,可名声比前几任都要好,盖因他是个厚道人,既不敛财,也不争权,一心一意服侍,宫内外都给几分颜面。

孔廉之亦不例外:“年公公但说无妨。”

“程夫人多年辛劳,陛下看在眼里,诸位大人也看在眼里。即便只论军功,也不止二人首级,此前与缅甸为战,咱们这儿派去的军医就不少了,伤病营救回来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在朝鲜的仗打了一年多,救下的人更不在少数。”

永年没上过内书堂,言辞并不机敏,可胜在功课做得足,语气恳切,“没有亲身上阵,难道就不算功劳了吗?”

孔廉之一时语塞。

永年说得没错,军中论功行赏,也不是光看斩首的人头。事实上,为了避免士卒争夺人头,队伍中有专人负责收割首级,所得首功都会分到每个人头上。

军医自然也在此列。

而伤病营的设立与军医的培训,原本就出自程丹若之手。

眼下不承认她的功劳,未免有卸磨杀驴之嫌。

他决定闭嘴。

赵侍郎开口了:“可女子封侯,史无前例。”

谢玄英瞥来一眼。

“没有前例吗?”祝沝奇怪,“朕记得汉时曾有过几位女侯。”

蔡子义不得不解释:“陛下说的是汉初之事,此后再未有过,本是特例。”

“既有过,再封一次,又有什么不行的?”祝沝有点烦了,“以姨母对朕的养育之恩,封个太后也未尝不可。”

谢玄英:“……”

他闭了闭眼睛,安慰自己,这孩子天性纯良,肯定没想太多。

可“太后”两个字,足以触动大臣们的神经。

众臣几乎异口同声:“陛下不可!”

封养母保母为太后,过去不是没有,皇帝非要封,反对起来可不容易。万一被他干成了,程氏摇身一变成帝王母,垂帘听政,名正言顺。

以她经营多年的根基,地位再难动摇。

还不如封侯呢。

侯爵是同事,太后是领导,孰轻孰重,大家都分得清。

皇帝如果起了封太后的念头,那封侯就靠谱多了。

谢玄英见火候到了,轻轻点了句:“爵位有世与不世,我与夫人无嗣,倒也不必传于后人。”

这话说得凄凉,大臣们微露同情,没儿子这种事,确实挺惨的,很容易平衡他人心理。而且,能传承的爵位和不传承的爵位,含金量大有不同。

也……不是不能考虑。

众臣沉吟思索,眼神交流频繁。

谢玄英正准备喝口茶,再酝酿酝酿,没想到祝沝冷不丁道:“朕意已决。”

众人:“?”

祝沝却是已经下定决心。

人人都说,养父母神仙眷侣,可惜没有一儿半女,着实可怜。兴许寻常人家确实如此,可他们怎么一样呢?

他是皇帝,纵然是半子,也比其他人强太多。

朝臣们越反对,越让他不舒服,搞得好像他什么都做不了似的:生母已故,何家凋零殆尽,无可奈何,难道连回报养父母都做不到吗?

他这个皇帝,岂是如此无能?

姨母不过想要个侯爵,给她又怎样?

“传礼部。”祝沝站起身,斩钉截铁道,“朕要封姨母为侯。”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看向了谢玄英。

他静默片刻,微微一笑:“谢陛下恩典。”

其他人:“……”完了。

本来谢玄英就大权在握,现在还有皇帝金口玉言,谁还拦得住?

-

宫廷的消息都自带小翅膀,不消片刻,便传遍京城权贵之家。

一时间门,人人都知道,程夫人要封侯了。

各家反应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