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楼的一层有个后门, 出了后门右手边有间单独的锅炉房,里头的东西都拆走了,但能用来放个煤球炉、烧点水。
也能在这里洗洗刷刷, 倒是也挺方便。
放完鞭炮, 文喜粮就过来了, 点着炉子烧水。
邢爱燕和廖春华在店前头, 俩老人不放心那大彩电, 一边看着孩子一边看着彩电。
店里她俩帮不上。
骆常庆过来找他老丈人,推门进来的时候炉子上的水刚好开了,他打开放在旁边的军绿色大保温桶,往里放了几个装着高碎的粗布包。
让文喜粮过来看一眼, 帮着估摸估摸:“爹, 这些差不多就够了吧?”
“差不多,不够再添。”
端起开水锅倒进去,茶香味瞬间飘了出来。
又把锅添满坐到了炉子上。
骆常庆把保温桶的盖子扣好,爷俩把保温桶抬出去,放在一楼收银台旁边单独留出来的一把椅子上,用绳子捆好,固定住。
他忙活这边,文喜粮又回了锅炉房,把这里的几把暖瓶灌满, 可以随时往保温桶里补。
其实旁边还放着个空桶, 骆常庆本来打算摆到店门口方便过往的行人。
但是昨儿发现西面大路口那里多了个茶水摊子,不好妨碍人家的买卖,这个计划暂时搁置。
如果人家长期摆摊卖茶水, 他这个桶就不打算往外搬了;如果人家只是干这几天, 到时候看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摆出去。
文霞等保温桶弄好, 从收银台后头拿了个竹制的杯子,给过来结账的一位顾客接了一杯递过去,道:“小心烫!”
这顾客接到手里还没反应过来,有些惊讶:“唉哟,还提供茶水啊?”
现在这店搞的也太好了,不但装修的漂亮,还增加了坐下来休息的地方,这又提供茶水了?
这茶嗅上一口,真香!
饶是衣服依然贵的要死,可咋就让人觉得那么舒坦呢?
文霞把放杯子的箱子端出来放在旁边,道:“想喝茶的自己倒,喝完把杯子放到椅子底下那个盆里就行。”
“太棒了,小文同志,你们家不发财都难。”有位熟面孔的老顾客过来,把要结账的单子递过去,一边称赞一边自己去接水喝,捧着杯子嗅一口,“还是好茶,闻着比我们家里从供销社买的那大茶叶杆子都香。”
茶的事文霞没接话,如果按外形来说算不上好,但按口感来说这茶叶沫子真比一些便宜的茶叶杆子喝着好。
这还是常庆从首都买回来的高碎。
把原色粗布用水煮开消毒,晾干后扯松了,裁成小块,做了不少茶包。
泡的时候扔几个进去,一是清洗方便,二是省的堵出水口。
店升级,在有限的条件内把服务也升一下级。
除了衣服,也得给顾客增加点别的记忆点。
出来逛街的人有身上背着水壶的,但是他们没买衣服,就有些犹犹豫豫,瞅着文霞不忙的时候过来小声问:“老板娘,我们能接一壶吗?”
文霞笑道:“当然可以。”
这顾客也实诚,不好意思地笑:“我们没买衣服。”
“进来就是顾客,啥都没买也能喝。”文霞爽朗地道,“接吧,小心烫。”
“那谢谢了,太感谢了!”这顾客是一家三口,壶里没多少水了,仰头把壶里的水喝完,灌了一壶茶水。
她儿子凑过来闻了闻,道:“娘,真香。这壶我背着!”
“你背着,小心烫啊。”
当然,这些都只是附属品,能让大家心甘情愿掏钱的还是足够漂亮的衣服。
文霞都做好了大阅兵结束前店里开不了几张的准备了,没想到截止到九点四十五分就卖了九百多。
马上要开始了,店里的人就全涌了出来,挤在店门前头那块空地上,靠后的人踮起脚伸长了脖子往前瞅。
店里一个客人都没有 了,全在外头等着阅兵仪式开始。
骆常庆让二楼的店员也下来,他们站在门口看,既能看着店,也不耽误观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十点整,首都市长宣布庆祝三十五周年大会开始。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义勇军进行曲奏起,二十八响礼炮齐发,庆典大幕正式拉开。
不少人被震撼的头皮发麻,骆常庆也不由自主的挺了挺胸膛,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站着的人也不觉得累,眼睛盯着前方的电视,一眨不眨,直到庆典结束都不舍得离开。
店里的生意虽然出现了一个来小时的断层,但接下来的忙碌也是让他们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王主任的爱人下午还过来看了看,着重到楼上看了看她侄女,见平日里有点腼腆的侄女此时鼻尖上挂着汗,穿梭在鞋柜和仓库之间,不住的应着顾客的询问,忙得都没看见她这个当姑的来。
一楼也是,王主任爱人没跟文霞搭上话,只抽空跟骆常庆说了两句,没买东西,匆匆走了。
店就在这里,想买啥时候都能来,今天就不给人家添乱了。
国庆放了几天假,店里就忙翻了几天。
等假期结束,客流量稍微下降,那些听到消息的老顾客又纷纷跑来打卡。
小二层华丽的装修,又被大家宣传出去了。
好多人还特意跑来看店里的水晶吊灯以及专供顾客休息的沙发区。
大部分人也是才知道,买鞋子试穿还有专门的软长凳,店里的帮工还会帮你接杯茶喝。
高跟鞋往脚上一蹬,踩在木地板上哒哒走两步,感觉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店里的生意维持的很稳定,别看摆出来的东西比老店少,营业额反而一直持平,并经常超越。
这段时间家里其他人在忙什么呢?
文喜粮临时在这边帮着烧水洗杯子打杂,早上往这边送两车货,他是和平店预备经理。
廖春华跟邢爱燕在家里研究小女婿教她们做的小吃,不断试吃,俩老人准备合伙投资开店,就在和平街那边,骆常庆给安排的。
骆听雨每天按时上课、按时回来吃午饭、睡觉,已基本适应。
最近才增加了强度,这份强度也仅仅是在扎马步上。
除了联系简单的招式,孙老师给了她一块花生米大小的小石子儿,让她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转着把玩。
骆听雨不明白练这个跟之前孙老师露的那一手有没有关系,反正她转不上两下石头就掉,没转出名堂,倒是磨了好几个水泡。
不过她跟孙老师传达了自己想法,循序渐进就挺好,地狱模式永远都不要开启。
转眼间就进入了十一月,和平大街那边的工程提前收尾,塑料厂那边就来通知骆常庆过去验收。
骆常庆失笑:“验收不是你们的工作吗?你们验收合格,咱们开始正式旅行合同就行了。”
说归说,还是过去看了一眼。
这回重建,确实按照他的要求来,房子加高加宽,都吊了顶,门窗宽敞明亮,室内光线很充足。
这边不打算装修了,墙面地面都是崭新的,只需要稍微清理清理,让水泥地再晾一晾,开窗子通风去去味儿,把货架一摆,把货往里一送,择日就能开业。
重新盖起来的房子战线拉长,厂里只留最头上那两套自用,剩下的骆常庆全租了过来,盖的时候还做了个大改动,把中间的墙面换成了承重柱子,整个一通到头,显得也更宽敞了。
这边主要是以布匹、款式朴素价格便宜的衣服鞋袜、搪瓷制品、还有各种丰富特产副食品等等。
最东面单留出来一间开小吃店。
这间店一分为二,后头盘了个火烧炉,前头用来做小吃,主推酸辣粉,带着麻辣烫和卤蛋、卤豆腐。
而紧挨着小吃店的那间就是干货卖店,粉条、粉皮、晒干的海带、咸鱼、菌菇类的等等。
酸辣粉也算就地取材了。
布匹衣服之类的在西 头,不会染上味儿。
不过这样一来就得再雇人,还不是一个两个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