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东华帝君(1 / 2)

第126章 东华帝君

又过几日,程心瞻再次来到三清宫门前。

他应当是小辈弟子中进出三清宫次数最多的人了。

纪和合还是盘膝坐着,闭目神游。

「心瞻来了,在外面做什麽,进来吧。」

「哎。」

程心瞻应了一声,走进宫中,与纪和合对坐。

「心瞻是有何事呀?」

纪和合和蔼的说。

「掌教,弟子是有修行上的事请教。」

纪和合有些意外,修行上的事不去问温素空,不去问时通玄,来问自己作甚,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依旧轻声细语的说,

「请讲。」

程心瞻便问,「弟子现在四府已辟,仅缺木府未开,不知掌教可否教我。」

纪和合闻言笑了笑,「你哪是问我如何开木府,是问我如何选木府内景神吧?」

他知道心瞻在黄庭内景一道上走的既广,又高,这里面有他天资的原因,也有机缘的原因,现在宗里别说一境二境,就是三境四境的,很多也没有缔结内景神,缔结内景神的,也少有心瞻这般跟脚高的。

程心瞻点点头,要是凭吐纳攒气,靠水磨功夫开府,他自然不做此问。

纪和合点点头,又摇摇头,

「你火府内景神为昴日星官,金府内景神为金麒麟,土府内景神为炳灵太子,水府内景神为太阴皇君,木府内景神本来好定,但你要是想和其他四位并列,那就不好定了。」

程心瞻笑说,「所以特请掌教教我。」

纪和合笑了,他想了想,口中说着,

「木神麽,二十八星宿中有木宿,五德星君中有木德星君,远一些的话,四象尊神里有东方孟章神君,五位帝君里有青帝,阴阳神里有东王木公,你可有想法?」

程心瞻闻言便道,

「掌教,弟子是这般想的,二十八星宿里弟子已有昴宿,是一等一的星官,五德七曜里弟子有太阴皇君,也是位极主神,四象尊神弟子未曾缔结,但是也有了圣兽麒麟,五位帝君为人主,红尘因果太重,不敢观想,如此一来,仅馀东王木公倒是合适。

「而且掌教,弟子分别以阳火丶阴金丶阳土丶阴水辟府,按阴阳交替之序来看,也恰好是阳仪甲木,阳神木公正好合适呢!」

程心瞻笑着。

「嗯。」

纪和合点点头,这小子言之有物,见识也高了不少,

「木公麽,紫烟山就有供奉……」

「害!你这小子!」

纪和合反应过来了,指着程心瞻大笑,「你这小子,一开始就是奔着木公去的吧,来找我就是想让掌教去紫烟山给你说说好话?」

程心瞻不好意思的笑笑,他就是这个意思。

纪和合大笑着,心里开心,这小子,给宗里带来个『天大的事』,自己都不知道该怎麽赏了,他就自己提出来了。

咦?

纪和合看了一眼心瞻,这孩子是故意的?

不然若只是找紫烟山学法,他不必找到自己这个掌教头上来。不说时通玄,怕是温素空都够了。先前去枢机山,不就是温素空自己打招呼的麽?

他是想到了自己在为赏赐犯愁?

想到此处,他心里便更开心了,这就是掌教根苗呀!

「好好好,你现在自去紫烟山就是,我会和那边山主说好的。」

纪和合笑着说。

程心瞻闻言也是一喜,连声谢过。

「怎麽,还有什麽事?」

纪和合看程心瞻说完事还没有离开,便问道。

程心瞻稍微沉默了一下,便道,

「掌教,恕弟子冒昧,那松绿湖的绿螭是否与蜀中伐蛟有关,绿螭又为何会在我们三清山呢?」

他时隔两年归宗,五府山事了,他自然去看了绿螭,绿螭竟然还不会说话,这就让他不得不怀疑绿螭并非偷懒不肯炼化横骨,而是受伤无法说话了。

刚好趁此机会,问一问掌教。

纪和合也稍稍沉默了一会,他没想到心瞻会在此时问出这个问题。

沉默片刻后,纪和合说,

「不错,绿螭出自蜀中,她的父亲是西蜀斫琴大家雷仙的挚友,也是琴中珍品「天风松雪」的主人,称作顾逸。」

果然。

程心瞻知道自己猜对了。

「绿螭是静松带回来的。」

纪和合说。

程心瞻闻言有些意外,竟然是投剑山的应山主,但是自己多次去找绿螭,也从没撞见过应山主呀。

「我听静松说,那年应当是峨眉的妙一夫人破四入五,门下弟子为其筹备贺礼,不知怎麽,盯上了顾逸手里的「天风松雪」。

「不过「天风松雪」终究只有一把,但峨眉弟子众多,而蜀中多蛟龙,又素有蛟龙多珍宝的传闻,这才有了那一场蜀中伐蛟。」

程心瞻闻言有些难以置信,因为要搜集贺礼,所以就征伐一地蛟龙?

这算什麽事?

纪和合嘴角带上冷意,

「蜀中伐蛟,蛟龙自然御水抵抗,于是蜀道便宣扬为治水而伐蛟,声势愈发浩大,静松当时就在蜀中,曾目睹三峡之水被蛟血染红。正所谓: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馀。道祖摒弃之处,他们倒是奉为圭臬,枉造杀孽!」

程心瞻握紧了拳头。

「静松当时在蜀中,在一条江边遇见了逃命的顾逸,试问顾逸是成名多年的乐师,在蜀中久有盛名,又如何会兴风作浪呢?于是静松便出剑相助,不过蜀道终究人多,顾逸便将幼女和宝琴托付,自己抵挡追兵,最后是生是死,静松也不知。

「静松归山后跟我交代了这件事,我便留下了幼螭,养在山里,对外不曾多说半个字。幼螭懂事,受了很重的伤,也是吓破了胆,所以平日里只在湖底修行,从不露面,所以你能与绿螭交友让我也很意外。」

程心瞻点点头,始末缘由他已知晓。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路有不平,理应拔剑,但这把剑也需足够利才是。」

纪和合提点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