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5 为我牧治(1 / 2)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3435 字 1个月前

众人听到这一番话,神情都变得有些不太自然,他们本来以为这唐王是在操持什麽要紧大事,所以才耐着性子等待多时,却不想竟然仅仅只是在给其儿子准备早教教材。

尽管心中因为遭此轻视而暗生不悦,但是如今为形势所迫,心中纵有不满也只能按捺下来,反而需要违心的夸赞道:「唐王在朝为名臣丶在府为英主丶在家则慈父,公私兼顾周全,当真令人钦仰!」

「谬赞了,实在愧不敢当。」

李泰摆手谦虚笑语说道,状似十分受用,且还颇有兴致的将自己刚刚写完的字帖拿起来向下传示。

「唐王笔法当真英挺雄健丶大气美观,字如其人,让人惊艳!」

高睿推辞不过,伸手接过字帖,摆在面前稍一观摩,顿时便目光放亮,半是恭维半是真心的开口夸赞道。

旁边魏收等人自然也是心生好奇,待字帖传示到他们案中,便也都认真观摩丶连连夸赞,各种溢美之辞不绝于耳。

对于这一类的夸赞,李泰自是尽数笑纳,他也的确当得起这一夸赞。因其所书欧体楷书,乃是南朝累世传承的书道集大成之作,哪怕摆在一众南朝书法名家面前也是不虚。眼前这些河北士流或也各有学术所精,但是讲到书法造诣,普遍还是不如南朝的。

在接受了齐使众人的一番夸奖之后,李泰兴致未减,并又笑语说道:「诸位赞言,愧不敢当。学书治艺,各有所长。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专于艺业丶得有所成。今来诸位俱河北名家,未知吾儿是否有幸得于惠赠一二真知墨宝以增其学识?」

众人听到这一请求,不免都是一愣,但也都不便拒绝,于是便都各自点头说道:「唐王既有所请,某等不敢藏拙,各为献艺,且祝世子学业精进丶学有所成!」

于是李泰便招手吩咐侍员送入笔墨纸砚等物,请这些人各自在堂中作书写文。众人各自沉吟构思,待到侍者将墨汁磨匀之后,便都提笔缓书起来。

又过了一段时间,学术与才情最为出众的魏收率先完成。待到侍员呈上来后,李泰略作浏览,发现乃是拟《劝学篇》所作的一篇文章,细读一番确是文采斐然,于是便笑语道:「魏公书文俱佳丶言理亦妙,不愧是河北时流推崇的大才,声闻外国,出手便是不俗之作。」

魏收听到这夸赞之后,忙不迭避席而起并恭声道:「些许俗质,唯待识者欣赏。但蒙不弃,余愿足矣。唐王舐犊情深,让人感动。尊府家风高尚,收亦久有所感。只憾家姊弃世多年,没能见到家势今时之盛壮。今出使至此,冒昧请问,五郎安否?」

魏收跟陇西李氏也是有亲戚关系的,他的姐姐便是李泰的二伯母,所言五郎便是其亲外甥丶李泰的堂兄李捴。

听到魏收主动攀起交情来,李泰便也笑语说道:「堂兄如今正在任于山南襄阳,此番是难能与魏公相见了。但只要各自有心,虽然山河阻远,也一定会相见有期!」

「多谢唐王令言,盼能事如所愿!」

魏收见李泰对他的态度温和有礼,心内暗暗松一口气,旋即便又连忙说道,然后才又退回席中坐定下来。

这会儿,其馀众人也都陆陆续续书写完毕。就连不以学术着称的高睿,都书写了一篇《急就章》出来,虽然瞧不出学识文采如何,但见笔迹端正,也算是用心。

李泰将众人作品一一收起丶各作点评,旋即便又笑语说道:「旧者两国交战丶各呼为贼,但是抛开这所奉道义不同,河北文教亦多值得关西借鉴。我旧年也受启蒙于河北,虽然至今学术潦草丶难以称能于世,但忆及当初的治学经历,也是多有感触。」

这番话也算是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众人也都趁机讲述了一下如今河北地区学术方面的变迁与治学理念的变化。

李泰听得很认真,偶尔还稍作点评,片刻后又指着案上众人各自所写的字帖笑语说道:「只顾着感慨怀旧,却忘了应该致谢诸位惠赠墨宝。」

众人连连摆手推辞丶表示不用,然而李泰却还是让人呈上谢礼,各自给金五斤丶锦十匹,还有一条造型美观华丽的玉带,礼品可谓是丰厚至极。

众人看到唐王如此礼遇和厚赠,一时间也都不免吃了一惊,虽然嘴上还在客气着推辞几句,但语气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坚决,转而望向唐王的眼神则更加仰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