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一零零(1 / 2)

大秦相国夫人 红姜花 12448 字 2023-11-02

100

韩王宫内。

韩王然听完韩非磕磕巴巴的阐述,接过他递来的秦书一看,不由得蹙眉。

“所以呢?”韩王然抬头。

韩非身形一顿,他完全没料到韩王的反应竟是如此,年轻的面孔中浮现出纯粹的空白。

“你……”

韩王然不禁头疼。

天底下都说韩国公子非,师承荀卿,心怀大才,韩国能有这般的宗室之后实属是祖坟冒青烟。可韩王然每每与之交流,对上韩非这近乎孩童般无措的神情,都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你拿着秦书过来,究竟要做什么?”韩王然问。

“书、书册……不得贩售,不、不得以秦、秦篆与秦人交,交流。”韩非回答。

“为何?”韩王然又问:“你还能管秦人用什么文字不成,况且这只是开蒙的书册,毫无内涵、浅显易懂,卖就卖了,还能掀起风浪不成?”

韩非当即拧起眉头。

自然是因为,这东西传播、推广开来,比秦国用兵力征伐夺地更为恐怖!

一位诸侯的领土,可以为秦国抢走,可当地城池的户籍未交、居民尚未清点,人人说的官话为雅言,用的为自己的文字,那这城池并不会真正的属于秦国。

因为城池的本质乃人,住在城里的依旧是韩人。

但倘若城池之内的人写的是秦国小篆,用的是秦国的纸张,儿童开蒙背诵的是秦国的诗歌,长久之后,纵使秦国不发兵,秦国的文化,就会取代继承百年的周文化。

韩非不明白,如此浅显的道理,为什么韩王不能懂,还要问他“所以呢”。

不仅不懂,见韩非不沟通,韩王然甚至有些不高兴。

“公子非有心,我领了。”他黑着一张脸说:“只是眼下秦国虎视眈眈,郑国的疲秦之测已暴露,他为秦王政扣下当了阶下囚,公子非不应该担心一些实际的东西么?寡人更在乎如何规避接下来的战事。”

韩非闻言,无可奈何地长舒口气。

他备下了无数措辞,可本来口条就不利落,韩王然更是直接了当地回绝了话题。

身为臣子,韩非还能说什么呢?

“战事,不可避。”他只能是挑着最为简洁的句子,平静出言。

韩王然:“你可有策?”

韩非侧首:“王上以为?”

韩王然抹了一把鼻梁,多少放下心来。

青年镇定自若的模样,就是在明晃晃地告诉韩王:他有办法。

“臣工商议,说可出使齐国,请齐国发兵救韩。”韩王说:“寡人想着,也只能如此了,只有齐国远离战事,没掺和进来。”

韩非却摇了摇头。

“楚国。”他说。

“求楚?”韩王然吃了一惊:“可秦、楚刚刚定下了联姻,楚国自己因为嗣子之争闹得乱七八糟,这个时候怎能求楚?”

“春申君。”韩非又道。

韩王然一顿。

纵然韩王然的思维与韩非差着好几层、慢了好几拍,但他也不是个全然的庸人。

不能指望韩非把话说利落了,韩王然仔细思忖,也是想明白了其中关键。

齐国多年不与秦国开战,仗着与秦相距遥远,往往作壁上观。今日纵使求援,也不见得能有效果。而楚国不同,虽则楚廷内部,公子启等人觊觎太子之位,可春申君始终坚持反秦立场。

尽管秦、楚有联姻,可秦王政今年不过十四岁,这不是还没娶么。

“寡人明白了。”

韩王然的表情凝重起来,言语之间也带上了几分尊重:“还请公子非亲自走一趟楚国,说服春申君。”

…………

……

同一时间,秦国咸阳,章台宫。

赵维桢步入偏殿,就看到少年秦王危坐于长案之后,正聚精会神地浏览着手中的书籍。

李斯正安静地立在偏殿中央,秦廷尉微微低着头,看不清神情。

听到脚步声,嬴政抬头。

见是赵维桢,他当即阖上书册:“夫人来了。”

赵维桢瞥了一眼书册的封面,莞尔:“王上在读公子非的论著?”

嬴政凤眼往书封一瞥。

少年人重新摊开书册,一手撑着下巴,一手指向书页。嬴政指着书页断言:“夫人若是见了公子非,定会心生一见如故之感。”

平日里的嬴政很少会展露情绪,而现在他一撑下巴、又是神采飞扬,将少年人的锐气与兴奋之色尽数用肢体语言表露出来,足以可见韩非的论述着实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去。

“哦?”

赵维桢一勾嘴角:“比如说?”

嬴政低头看了一眼书册:“公子非言: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这般话语,竟是出自中原人之口,寡人真是出乎意料!”

韩非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道德、智谋,放在当下没有任何用处。现在是个谁拳头大、谁力气足谁能赢的时代。

赵维桢当然知道韩非写了什么,她也是特地找来了对方的论述阅读过的。

但她偏偏做出不苟同的样子:“说得容易,可要练出一把子力气又该如何做呢?”

嬴政:“自是以法治国。”

少年国君很是满意地回应:“公子非亦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与夫人当年教导寡人的,不是一样的么?”

确实如此。

在历史上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治国体系,对结束乱世,甚至是对后世千百年的法律法治基础都有着深远影响。

但只是如此,他还不足以受到秦王政的赏识。

赵维桢知道,秦王政之所以如此高兴,就是看中了韩非的这一番话——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以此奠定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韩非认为一国之主理应掌握绝对的权力,他应有立法权,法掌握于手,且要以术造势,平衡朝堂,乃至天下。

他主张中()央()集()权,支持依法治国,甚至是言及带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这都和少年嬴政与赵维桢的思路不谋而合。

而最可怕的是,赵维桢接受这些,是因为她骨子里是个现代人。

可韩非不是,他生于这个时代,却看得比这个时代更为长远。

如此天才,说一句恐怖都不为过。

“寡人很欣赏他。”秦王政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之心:“夫人觉得如何?”

赵维桢一挑眉梢。

她不直面回答,而是看向李斯。

“我也没见过公子非。”赵维桢说:“李卿可是公子非的同门师兄。”

“昔年投于荀卿门下,确实与公子非为同门。”直到赵维桢问到李斯,他才不徐不缓地回答:“公子非确为天才,斯自愧不如。”

嬴政点头,看向赵维桢:“寡人欲请他入秦。”

赵维桢没说话。

只是片刻的沉默就足以少年国君明白赵维桢的意思。

师徒二人早就养成了相当的默契,嬴政侧了侧头:“夫人觉得不能成。”

“是。”

赵维桢坦然道:“公子非之策,多数可用以秦国。他那么聪明,也应该明白这天底下唯独只有秦国可供他施展拳脚。然而公

子非在韩国处处碰壁,可谓怀才不遇,宁可如此也不肯来秦。我以为,这足以证明他不愿来。”

嬴政却不死心。

少年人转而看向李斯:“李卿既为公子非同门师兄,可愿以同窗之谊劝说公子非?”

李斯:“……”

嬴政微微蹙眉:“李卿觉得也不行。”

“臣与夏阳君想到一处去了。”李斯开口。

青年的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或者说,他的反应过分的平常。

国君给了个难题,他既不觉得为难,也不觉得焦虑。李斯摆出了恰到好处的困顿和沉着:“师弟为韩国公子,虽则在韩国不得志,却并无投靠他国的想法。而且,昔年我与师弟在读书时,讨论起天下大势,师弟更愿抗秦,而非助秦。他心性坚定,不见得会轻易改变主意。”

抛出这番话后,李斯才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