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对着小妹说道,「小兰,你知道这支钢笔,是谁送的麽?」
王玉兰看看手里漂亮的钢笔,再抬头看看大哥,眼里有些不解,「大哥呀。」
王建国哈哈一笑,摇了摇头,说道,「有位大作家,名字叫陈凡,你知道麽?」
王玉兰眼睛一亮,连连点头,「我知道,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跟我们说过,还读过好几篇他的文章。」
说完之后,她眼里满是迷茫,大哥提陈凡干啥?
王建国指了指她手里的钢笔,笑道,「这支钢笔呀,就是他送给你的。」
「啊?」
王玉兰瞪大眼睛,脸上写满了四个字:不要骗我!
这时王老汉端着一个筲箕,还有一碗大酱走了出来,放在桌子上,「先吃点东西。」
大儿子回来,他不是不想整点好吃的,可家里就剩这麽点东西,明天还要去队里借粮食,实在是拿不出别的来。
倒是家里养的两只老母鸡今天下了两个蛋,刚好够打碗蛋花汤。
想到这里,王老汉额头上的皱纹又深了几分。
本来大儿子在部队,每个月还能寄几块钱回来,要是多撑个几年,不仅能还完所有外债,说不定还能给两个儿子都说上媳妇儿。
现在全泡汤了。
这一下复员回来,多半和其他退伍的士兵一样,回农村继续吃工分,至于安排工作的事,他是想都不敢想。
人家丢了一条胳膊半条腿,都没能安排工作,自家儿子整个儿回来,还能排人家前头?
没这个道理。
可队里一年到头产出就这麽多,多一个人干活,也不见得能多分多少东西,愁啊。
王建国可不知道老父亲心里是愁云惨澹,他没去拿大饼,而是小心翼翼从衣服内口袋里,掏出自己的退伍证,打开退伍证,里面是一张折迭好的纸。
他将纸拿出来,展开后递给小妹,笑道,「你自己看。」
王玉兰双手颤抖地接过去,只见纸上写着几句话,「王玉兰同学你好,听你大哥说,你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丶表现积极的好学生,他感到非常骄傲,我也很为你开心。
在这里,我要祝你学习顺利,再接再厉,争取考上好的学校,毕业以后为国家做贡献,也为家庭幸福贡献你自己的一份力量。
你大哥的朋友,陈凡。」
看完之后,王玉兰抬起头来,两只眼睛比马灯还明亮,「大哥,真的是作家陈凡?」
其他人也都惊呆了,纷纷凑到她身后,看纸上的内容。
王建国哈哈直笑,很是为自己当时的灵机一动得意,「当然是陈凡,他的几本小说的扉页上,都有对读者的寄语和签名,回头大哥给你买一本书,你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纸上的字是他求着陈凡写的,钢笔也是他厚着脸皮讨来的。
陈凡为了进西南,做了很多准备,其中之一便是买了几十支钢笔,用一条特制的腰带装着,作为飞镖使用。
当时被王建国看见,说是家里有个小妹妹还在读书,能不能讨个纪念品给她,再给她写一段鼓励的话。
陈凡二话没说就同意下来,当时由于还有其他十几名伤兵在场,他乾脆每人都送了一支,若是家里弟弟妹妹多的,还多送一两支,并给每个人都写了寄语。
之后消息传开,结果就是准备好的飞镖,一个敌人都没干掉,全当礼物送人了,各种寄语更是写了上百张,让他颇有人生教父的感觉。
王建国吃了两张大饼,喝了一大碗鸡蛋汤,吃了个囫囵饱,便倒头就睡。
第二天到大队部办了落户手续,领了工分本,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扛起锄头,每天跟着父母一起出工。
转眼就是一个多月。
……
眼下已经是6月份,哪怕是北方地区,天气也变得炎热起来。
这天王建国和往常一样在地里干活儿,忽然担任民兵队长的弟弟找了过来,「哥,有个人过来找你,说是你战友,叫李南。」
李南?
王建国愣了一下,随即拎着锄头就往田边走去,「他人在哪里?」
王建军紧随其后,「我带他到家里休息了。」
王建国点点头,忽然停下脚步,将锄头递给弟弟,「你忙你的,我回去就行。」
说完快步往家走去。
王建军拿着锄头,感觉大哥有点不太对劲,低着头想了想,转身将锄头扔给不远处的一个人,「帮我盯着点,我回家去看看。」
另一边。
王建国很快回到家里,看见坐在板凳上发呆丶穿着绿色军服的年轻人,立刻快步跑了过去,「李南。」
李南看见王建国,也当即眼睛一亮,起身迎了上去。
两人碰到一起,同时张开双臂,紧紧抱住。
很快分开,王建国拉着李南的胳膊,笑道,「你小子,怎麽突然跑我这儿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李南憨厚地笑了笑,随后神情低落下来,小声说道,「班长,我丶……」
王建国看见他的样子,当即说道,「都是一个战壕里爬出来的生死兄弟,有事你直说,能帮的我一定帮,帮不了的,我也会跟你一起想办法。」
李南感激地笑了笑,又咬了咬牙,这才深吸一口气,抬起头说道,「班长,我妈病了,要动手术,需要很多钱。我丶我是来借钱的。」
王建国脸色微变,借钱?
他身上还哪里来的钱?
借命就有!
但是他也没说自己没钱的话,只是沉吟两秒,正色说道,「要多少,什麽时候要?」
李南眼里闪过一丝希望,「500块,越快越好。」
王建国拍了拍李南的肩膀,深吸一口气,说道,「你等我一下,我跟家里打声招呼,然后带你去找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