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契阔(1 / 2)

第212章 契阔

既蓬莱道军入东周。

远在数万里之外的武庸斟酌再三,唤来山中方士丶华墟方士府丶云游方士丶华墟兵修都督府等诸道统见证,将这东周七十二山丶三十六渎划作山河图录,又取横纵五岳山脉,东西四道大江为主。

将这五岳四渎另立,布下九道巨型聚灵结界,以此九灵脉稳固东周地水。

再才取六十七山丶三十二渎,任东海道军与蓬莱道军分取,编订成录!

与诸方势力约定红线规则之后,才劳武氏总摄乾坤大总管-武烈,将此山河图录一齐带回钧天道宫,与蓬莱道官接头……

而他则是一气踏遍东周诸灵山大渎,尽取四十八座灵山,又纠正了数支洪水泛滥的大河,将诸般灵脉摄入丹田还丹福地,以内世界天地之力将那诸界本源一一理清。

武庸十指掐诀,七神天降,八人合力将那道道横贯福地的巨大灵脉镇下,福地又采天精地髓,汲取诸脉。

但天然还丹福地还是太小了!

纵其有百里方圆,但其中天地之力依然可称得上稀薄,采摄灵机不到百一,仅仅二十道灵机挂上天穹,自扶桑木上垂落,之后便再无声息;而福地中,更是埋下一道青灵地脉后便地气下沉,天清浮游,自此不再变化。

一座福地的容纳只限于此。

须得回返九州祖界,将这诸界本源接连九州界则,方可再提炼灵机了。

四十八尊灵脉,行踏十一月,诸脉方士自发跟随在后着这仙国大法尊,每行一处断灵脉后皆梳理灵脉,立下结界道场,为山中人授法。

后又察觉不妥,取了横纵五岳丶四渎调理走势,定下山河图录,稳固东周地水。

三百馀日,言行合一,终是折服了东周诸修……

「不知不觉间,春时自西华山启,如今却已入隆冬,果真是山中无甲子,修行不计日呐!」

一名方士抬起右手,接住落下的雪花,不由感叹道。

而他身后的涓涓溪流边上,两名方士围拢在篝火旁,一人执扇,一人拘鼎,立时便从鼎中取出三枚色泽微有瑕疵的乙木灵丹。二人却是丝毫不觉有什麽不满,小心翼翼的将那灵丹分了,装入玉瓶之中。

「修行不就是如此?嘿嘿,快来,今日收丹三枚,你我道友三人一人一颗。」

「此丹全程参照黄道大法尊之法所练,纠结黄芽丶青萍丶扶馀丶田露诸材……」

「修行前,含于口中,有诸气聚来,再加导引则事半而功倍。」

那执扇方士摇头晃脑,自得轻笑。

诸山方士,唯有他等少数人从头至尾整整跟随了那大法尊数十座灵山,自加入道军中,开山立石。

同为服饵灵丹,虽义理不变,但那大法尊每行一处都会传下一道不同的饵方。

四十八座灵山,共有四十八类乙木灵丹丶灵芝饵食丶诸方灵散传下,他道友三人乃是随侍最为日久,三人共掌握了有三十三类灵丹散食,并成功练出了八种。

当然足够自傲了。

只是那拘着丹鼎的方士,招来溪中水汽,专心埋头洗炼,许久后,将那碎余丹渣理出,丹鼎洗净后,突然心有所感,再才抬头一叹。

「昔日道宫那位黄道大法尊有言,只取四十八道灵脉以修神通,这一座青玄山脉,便是最后一座了……」

拘鼎方士面露遗憾之色,自知这服饵之道的因缘已是止于此处。

另外二人有感,再顺着他的眼光望去,只见那灵峰道场之上的东海诸修早已不见了踪迹,而各地而来的方士也开始缓缓散去。

今后东周只留下了五岳四渎九座上品灵脉,余者灵脉皆要遭劫,蕴养甲子后,只怕是也就稳在中品了。

但其实也不影响修行,那留下的诸山道场,也是一种大机缘。

「诸脉方士各归洞府,仙国诸修也回返了华墟,你我三人本为山野散修,因法尊讲法而识,又以侥幸入了阶位。」

「索性我三人也是无处可去,不如在此结庐开观,将这服饵丹道推衍下去,如何?」

「……」

四十八脉灵秀道场,虽折了山河灵韵,又留下了四十八道道场。

不用多少年,东周大界这四十八座道场便会陆续有人入主,方士也好丶仙道也罢,四十八峰招摇于地,最终,东周修行界将迎来井喷式的发展,创造一番盛世。

而武庸等人,扶摇武氏与黄天道营中百馀修士庆云一卷,聚于穹空之中,再得武庸一气御之,千丈云团霎时而起。

钧天道宫的诸修辗转将近一年,花费了巨量的灵材,才将东周诸脉的首尾处理好,在不大影响东周修行界的情况下,得了四十八道灵脉,这般紧赶慢赶的开山裂石,布置结界,可谓是累坏了诸修,心道这日子终于过去了。

但这一年的略微辛劳,却是实打实的换来的东周大界被摄灵脉后的安稳,诸东周修士安心,武庸等人也无愧,当真也是值得。

距华墟数万里路,御风乘云也不过第二日清晨便至。

令人讶异的是,直至武庸等东海道军归来时,那蓬莱诸修,居然真就老老实实的在钧天道宫中修行静坐了大半年之久。

原本等的最是焦灼的袁仲,得了东周山河图录后,当即就是大赞武庸行事有度,东周山水一百零八脉刻画了山河图,又梳理地脉,将可摄拿的诸脉一分为二。

武庸先行,得四十八灵山地脉;袁仲为主,当得三十二水脉丶一十九道地脉,共五十一脉。

主次有序,分划有度。

此录传首蓬莱诸法师后,饶是再自傲的袁氏金丹都挑不出来任何毛病。

如此。

待武庸回归之日,钧天道宫中万象生辉,彩光四起,琼空之中,十丈有一人,乘云而迎,百丈有一天马,护卫碧青;而自钧天道宫中,青霞似毯,平铺三十三里,诸道提彩篮丶捧金灯,袁仲更是亲出道宫十里,迎接武庸。

「好你个武庸,居然先吾一步修成四转了?」

袁仲迎立到华墟城外,也不论在旁等候的东周文武朝臣,虚拉住武庸,二人便是谈笑风生,在诸多道人拥垒之下入了钧天道宫。

独留下东海道军中的诸位,与随行方士告别,降落云头,再与东周文武稍稍告罪,才追了上去……

而武庸二人已是并肩入了钧天道宫。

青沅道将从殿后缓缓出迎,也是带着惊异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这位武家道官。

且不论别的,这武氏道官修行才不足一甲子,便证了道将之位,这是何等的速度?

纵然是仙人子嗣,先天金丹与道体同生,成就元神明悟道途也得花上百年不止啊!

袁仲也不嫉妒,将武庸拉入钧天道宫之中,令族子袁机好生招待刚刚归来的东海道军,二人便开始了点茶论宜。

这却是整的武庸内心没了一点底气,不知这袁仲今日为何如此热情?

二人对视许久,武庸讲述着他在东周这段时间所做之事,听得袁仲是欲罢不能,恨不得亲自效仿其单骑入东周,借力打力,四方博弈。

但袁仲等人经历也算精彩。

「我等在东周南界,那苍龙大泽倒是还好,诸部奋战,一气便将其打杀了去。」

「但是那黑山鬼判,已然是有了大真君的道行,且跟脚极为不凡,乃是一座万丈黑山,黑山权柄尽加其身,几乎无解;那老魔又得一座枉死城,乃是一座天生灵宝,内有阴兵百千万,三阶的鬼王就有数十头,却是极为难缠……」

「不过,吾亦已寻得了道途,得蒙你先行拿下东周之北。武庸,等我扫清北界灵脉,亦能功成四转了。」

袁仲纵使有大梦千古的「他我」影响,悟了道涂,但这本性未变。

却是依旧得肆意张狂,藏不住事。

武庸刚一回来他便将自己的老底都漏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