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能被招安的那是地方官府围剿不了的,镇压不了,代价太大,才会选择招安,大部分的民变,那可是一开始就被扑灭了的。
每次扑灭民变,掉脑袋的不知道多少。
你道宋朝繁华文明,便不杀人麽?
蔡村村民胆敢围堵官府,甚至还造成了伤亡,而且起因便是他们抢占河道,让汴京城屡屡被淹,这种行为,着实是颇为恶劣,李清臣的做法其实并没有什麽问题。
所以苏允也没有强出头,只是上书置身事外,这样子他们就算是打出狗脑子来,也不干自己什麽事了。
苏允上了书后,便将注意力放在廖崇礼对仓场库务的改造之上。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通判一职,专司钱谷之事,算是州府大管家,现在左右厅让苏允给干废了,苏允只好将担子给挑了起来。
只是这家里,蟑螂老鼠太多,不打扫一番,就怕煮好一锅粥,也容易被一颗老鼠屎给坏掉。
廖崇礼的确是一颗金子,之前看着似乎跟其他的吏员也没有什麽不同,无非就是人缘好一些而已。
但是苏允将他放在降本增效小组组长位置之后,他便开始焕发光芒,很快就将南衙内部的采购丶审查等工作尽数完成改造。
但南衙有苏允坐镇,实际上也还没有能够真正展现出来他的才能,真正让他大放异彩的,却是他砍向仓场库务的第一刀。
廖崇礼砍向仓场库务的第一刀,砍向的是楼店务。
说起这个仓场库务,其实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怎麽说呢,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国企。
开封府下的仓场库务都有什麽?
常平仓丶合同场丶修造场丶抽解场丶抵当库丶常平库丶回易库丶公使钱库丶公使酒库丶公使醋库丶楼店务丶都税务丶市舶务丶平准务等等,这些都是!
常平仓,虽说是用于粮食储备丶备荒等,但更像是一个商业投资机构,地方政府多以常平钱为本钱,投资于放贷业,收取息钱。
而激赏库丶公使钱库丶公使酒库丶公使醋库,不仅仅是储存政府物资的仓库,还是以国家物资为本钱的商业机构。
西北的军队利用西北的公使库丶激赏库丶备边库丶回易库等库的本钱放贷,每年可收息钱116万多贯;
天圣年间,西北的公使酒库「每日货买生酒至一百八十馀贯,煮酒亦及此数。一日且以三百贯为率,一月凡九千贯,一年凡收十万馀贯」。
至于修造场丶抽解场等以「场」命名的机构,多是地方政府经营的手工业作坊与商品交易市场。
还有一部分经济部门以「务」命名,如市舶务,是管理进出口贸易的机关,类似于现在的海关;
平准务则相当于官营商品批发公司;都税务为收取商税的税务机关。
官府还在京城及各州县设立公屋管理部门,负责政府公屋的租赁丶管理与维修,这便是楼店务的业务。
东京的楼店务,下辖公屋两万多间,设「勾当店宅务」一员,相当于总经理;
「勾押官」各三四员,相当于副总经理;
「掠房钱亲事官」各四五十名,相当于业务经理,负责招租丶收租;
另有「修造指挥」(维修工)各五百人。店宅务有执勤制度,每晚必须安排一名负责人值班。
凡未租出去的空屋,每天都派专人看守,并由「掠房钱亲事官」贴出「赁贴子」(便是后世的招租GG),召人承赁——分明就是一个超大规模的「物业公司」。
而这些已经是熙宁变法之后被朝廷拿走很多盈利很高的产业之后的规模。
苏允之所以要动一动仓场库务,是因为这些产业规模都不小,但每年盈利交了定额的上供之后,然后留给南衙的钱,竟然都有些左支右拙?
这麽多的企业,连一个南衙的千来人都养不起,这不是咄咄怪事麽?
所以,这事情要麽是这些企业里面人都是酒囊饭袋,要麽就是都是蛀虫贪污犯,无论是哪一种,苏允都得仔细打扫一番才是。
廖崇礼第一刀砍向楼店务,是因为楼店务的业务不太敏感,只是一个大型的国有地产公司嘛,不会牵涉到很多敏感的事情。
好家夥,这一查,发现整个楼店务都烂透了。
先不说勾当店宅务丶勾押官这几个高层领导,就说下面的掠房钱亲事官,乃至于修造指挥都能捞钱。
帐面上看却都是没有出租的房子,廖崇礼带着人去查访的时候,发现早就被出租出去了,原来是掠房钱亲事官私自将楼店务里的房子租出去,租金全被他们自己私吞了。
哦,也不是全被他们私吞,他们会拿出大部分上供给勾当店宅务丶勾押官这几个高层领导。
而这些房子每年的修缮费用亦是一大笔钱,这些钱也被他们私吞了。
至于修造指挥是怎麽谈钱的,则是虚造一些不存在的修缮记录,将修缮费用据为己有。
这般一来,不仅没有租金可以收入,每年楼店务还要付出大量的修缮经费出去。
这般一来,在寸土寸金的汴京城,拥有两万多间公屋的楼店务,每年就只上缴一万多贯的所谓盈馀上来!
而按照廖崇礼的计算,这每间公房每年平均租金十二贯钱,一共有两万五千多套公房,加起来每年的租金收入高达三十万贯。
而楼店务每年才上缴一万馀贯所谓盈馀!
廖崇礼算了一笔帐,除去付给楼店务员工的薪俸丶提成丶以及必要的支出十五万贯之外,至少有十五万贯的盈利。
而最终只有一万馀贯上缴,也就是说,至少有十三万贯的钱被侵吞。
廖崇礼将数据一上报,苏允立马派人控制勾当店宅务丶勾押官这几个高层领导,以及下面的掠房钱亲事官,这一查真是触目惊心。
那勾当店宅务身家之丰厚,堪比豪商富贾,所居住的宅邸,竟是一座五进大宅院,里面的装潢,更是令人咋舌。
没有什麽好说的,该查查,该抄家抄家。
一番抄家,财产没收后一统计,竟是高达三十万贯的现金,以及高达五十万贯的房产以及店铺等固定资产!
苏允拿到帐本之后那是连连摇头。
一个国家到了中期之后,便会面临这种问题,一是土地兼并,二是官员的贪污。
一个小小楼店务,几十年来,何止百万贯的国家资产被这些人给侵吞,还有其他什麽常平仓丶合同场丶修造场丶抽解场丶抵当库丶常平库等等,估计也全都烂透了。
所以,官员很富可敌国,而国库却是空虚,年年入不敷出的,也变成了常态。
苏允也管不了那麽多,他只能管他职责以内的事情。
不过这一次倒是让苏允眉头稍微舒展,一下子三十万现金进入府库,今年的南衙可以过一个肥年了。
至于那几十万贯价值的店铺房产之类,则是纳入楼店务中对外出租。
廖崇礼一战成名。
南衙内部的人一开始对廖崇礼是抱着敌视心理的,毕竟他挡了不少人财路。
但这会儿廖崇礼一下子给府库搞来了数十万的现金,大部分吏员顿时对廖崇礼交口相赞。
毕竟对于大部分吏员来说,他们是没有办法从南衙内部的采购上获益的,只有少部分掌管这部分权力的人才有油水的机会。
但府库里有钱,每月的薪俸能够及时且全额发放,年节有钱可以发各种米面油茶等福利,这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实惠的。
当然,最大的赞誉是给了苏允这个通判。
苏通判一下子将左右厅都送去了大理寺,这让大家畏惧,但现在苏通判领导下的通判厅,开始整治仓场库务。
只是第一轮,便让府库充盈,以后大家的日子便好过起来啦。
苏允对这些虚名不太在意,这些人都只看对他们有利益的事情。
今日他们会因为你给他们带来利益而称赞你,明日他们便会因为你损害他们的利益而诋毁你。
苏允重点还是在于布局。
抄家没收财产不过是一个附加的利益罢了,苏允更加看重的还是楼店务本身。
这番查抄,将大半个楼店务的人都给送了进去,打死了老鼠蟑螂苍蝇,也得养一些牛羊鸡狗。
苏允提拔了一些有能力的吏员过去掌管楼店务,将楼店务的业务给整顿一番。
其实楼店务的房屋基本上有八成的出租率,空置率也就一成多而已。
现在换上了新的管理人员,这楼店务每年光是租金,至少可以给南衙提供将近十万贯的盈馀。
苏允这边捷报频传,而李清臣那边却是踢到了铁板。
李清臣以为他让衙役带上刀枪弓箭,便可以吓退蔡村,但人家蔡村在惠民河繁衍近千年,人口多达数万,只是他们分了出去,没有在蔡村居住而已。
蔡氏族长一声吆喝,顿时聚集了上千青壮,直接将惠民河给封锁了!
这下子可真是出大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