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珥貂叶贵,何妨虏支(1 / 2)

万历明君 鹤招 7575 字 3个月前

第163章 珥貂叶贵,何妨虏支

朝内无派,千奇百怪。

官吏接受双重领导的历史由来已久,一者是要求忠于君上,一者是要求忠于举主。

前者千年不变,后者则在元明以后,终于有了相当程度的开解。

相当程度的开解,其另一层意思,便是还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础。

尤其是武将。

在戚继光心中,他的两位举主,胡宗宪丶谭纶,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说是如师如父也不为过。

单说后者。

谭纶任蓟辽总督时,便将戚继光带去了蓟辽任总兵。

空降毕竟跟戚继光经营多年的东南不一样,谭纶是文官做事不受掣肘,但武官难免受到刁难。

这简单,谭纶大手一挥,直接上书穆宗,让戚继光只受总督节制。

先帝从善如流「府州县官不得阻挠,违者听纶参奏处治。」

既然都这样了,谭纶又乾脆一步到位,对军中下明令,「该镇总副参游等官凡受总督节制者,并受继光节制。」

双重领导了属于是。

但戚继光只是总兵,给的地位这麽高,别的总兵不听军令又能如何辖制呢?

于是,谭纶又上奏先帝,开创性地特授了戚继光「总理」四镇兵务的头衔,并且将蓟州总兵郭琥调走。

人事问题解决了,那蓟辽战斗力不行怎麽办呢?

谭纶又说了,「中国长技无如火器,欲练兵三万,今防秋期迫,请选取浙兵三千人以济一时之急。」

于是戚继光便堂而皇之将浙江的三千旧部私兵带去了蓟辽。

谭纶对戚继光的信任仰重,可见一斑。

相应的,戚继光自然也是万分尊敬谭纶。

此时皇帝一见面就提起谭纶,还说什麽托付云云,立刻让方才还在七上八下的戚继光倍感亲切。

既有对谭纶身体的担忧,又有些许被过继的奇怪既视感。

以至于他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自己被皇帝拽着走这事。

朱翊钧轻车熟路地寒暄起手:「朕给卿送去望远镜可有用处?」

戚继光听皇帝提起此事,忙不迭回话:「有用!有大用!」

「陛下,望远镜目视极远,于斥候丶守关丶远眺阵型,皆有大用。」

可不是戚某人拍马屁,望远镜确实好用。

打仗不是拉开架子对冲,了解敌方动向,乃是制胜关键之一。

哪怕略有帮助,就是好东西了,更别提能够远眺敌情。

好用已经是最高评价了。

朱翊钧对此也很是满意,他笑着点了点头:「月底还能造出些许,朕让人给你送一批。」

戚继光听闻,自然千恩万谢。

朱翊钧又问了些无关紧要的家常,什麽家世丶兵法丶边关日常等等。

戚继光谨小慎微,按部就班地答着。

两人气氛愈发融洽。

朱翊钧走在前头,频频回头,神色有些惊讶:「朕今日初次见到卿,只觉得卿浑然不似武夫……别的外将脸颈处的伤痕可不少。」

戚继光一张国字脸,五官端正,颌下一须美髯,沙场之气不显,倒是颇有儒风。

按照朱翊钧的想法,得衣服一脱,全是刀疤,喊着什麽给陛下流过血云云,那才有点久经沙场的味道。

戚继光被皇帝拽着手,不能拱手,只好昂首以对:「陛下,除了嘉靖三十四年臣第一场直面入寇以外,其馀南北水陆大小百馀战,臣未尝遭一劫,自是无伤。」

未尝遭一劫……朱翊钧不由上下打量戚继光。

忍不住赞了一声:「难怪谭纶说卿,可谓名世之英,无以尚矣。」

嘉皇三十载,薄海飞长鲸。波涛蹴宇宙,势欲东南倾。

戚继光在东南的赫赫威名,当真是靠着一场场胜仗打出来的。

就这一句未尝遭一劫,实在太潇洒。

不然他怎麽一上来就抓戚继光的手呢。

以他如今的稳固地位,对下行事言语,已经不需要有半点做作了。

对戚继光更是如此。

难道他还需要表演,戚继光才会忠心麽?

这样想是对皇帝的侮辱,也是对这位名将的侮辱。

都是兴之所至,率性而为罢了,心仪已久,欢喜啊。

但戚继光可不知道皇帝仰慕自己,连忙推脱:「臣的长处也不过令行禁止四字而已,哪怕有些浅薄功劳,也不过沾了宗宪胡公,谭纶谭公料事如神的彩。」

「哪怕去岁蓟辽屡被侵犯而能镇守不失,也全仰赖刘总督调度得当。」

朱翊钧笑了笑,看看这推功媚上的劲,自己哪里还需要花什麽心机呢?

这就是纯粹的忠臣啊!

他抓着戚继光的手,终于说起正事:「军饷的事,兵部知会过卿吧?」

戚继光看着皇帝不高的身影,脑中再次感激了一番谭纶丶经筵官丶先帝庇佑等等:「回禀陛下,兵部说,粮草持文书从蓟辽的仓储支取,火器丶衣靴丶马草则由兵部押解,而赏银,则是圣上的恩泽。」

「陛下天恩浩荡……」

朱翊钧直接打断了戚继光的吹捧,无奈道:「好了好了,哪有什麽天恩不天恩的,朕每年一百二十万两的金花银,哪一分不是民脂民膏?不想干留给内臣朝官贪墨罢了。」

戚继光似有动容:「陛下仁德。」

朱翊钧摇了摇头:「不是仁德,是你部军纪好。」

「也就是前年发赏银,暗访到你部打的折扣最少,朕才要亲自交到你手上,盼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否则朕也宁愿用来修宫殿。」

戚继光听到军纪二字,不由张嘴,认真打量起皇帝。

他突然有些明白,皇帝方才对自己的热情是什麽缘故了。

能打胜仗?能打胜仗的可不少,不缺他戚继光一个。

有谭纶的关系?朝中谁还没点关系呢。

这时候戚继光终于回过味来了。

这些年他也没别的事值得自豪,唯一值得称道,就是军纪!

打胜仗有关系的将军不少,可能够「自朝至日昃,植立不动」的部队,还真是独一份!

原来皇帝是看中他这一点啊。

别看戚继光对着文臣毫无负担地下跪趋拜,其实内里始终是一个骄傲的人,只不是在乎的东西不一样罢了。

而骄傲的人被夸赞最自得的事情时,才是最触动的。

话又说回来,能看重军纪的皇帝,必然是个好皇帝啊!

他看着皇帝的身影,认真道:「先帝开恩,特授臣总理四镇练兵事务,整顿军纪,不过臣分内之事。」

朱翊钧这次难得没有腹诽穆宗,反而有所感慨地跟着点了点头:「皇考待你,确实不薄。」

「父恩还子,这次对朵颜卫用兵,卿可要竭力而为。」

穆宗虽然平庸了一点,但是对心腹都挺不错,主打一个信任。

对高拱如此,对谭纶如此,对戚继光也是爱屋及乌。

不信换跟世宗说,要将三千旧部从浙江调到京城以外二百里的地方,看他如何反应。

戚继光闻言,连忙表态:「两朝厚望,臣不敢辜负。」

「此次对朵颜卫用兵,臣可立军令状!必斩董狐狸首级,敬呈陛下!」

朱翊钧闻言站定,攥握着戚继光的手摇了摇:「都说卿是信人,朕有卿这句话就够了。」

戚继光动容,就要下拜。

朱翊钧将其扶住:「不要虚礼耽搁了正事。」

说完这句话,朱翊钧终于放开了戚继光的手,迈步走向偏殿。

戚继光连忙紧随其后。

……

两人一路来到皇极殿侧殿。

殿内,几口大箱子摆在正中央,箱子没有合上,露出了赤裸裸的白银,熠熠生辉。

朱翊钧走到箱子旁,屈指敲了敲箱沿,闷响几声。

他看向戚继光:「这里有白银二十万两,稍后朕遣人送到你住处。」

「这笔钱你盯着发,要发到将士手里。」

「这中途谁敢向你伸手,你直接当场就一刀砍了,谁若是找麻烦,你且直说是朕的口谕。」

戚继光愕然。

不知道皇帝是在说场面话,还是真让自己这麽干。

朱翊钧认真道:「别以为朕开玩笑,卿要是守不住这笔赏银,下对不起将士,上对不起朕。」

戚继光抿了抿嘴,猛然下拜:「臣遵旨。」

一瞬间,戚继光甚至有一股冲动,将他所知道对饷银伸过手的官吏,和盘托出,顺势好好整顿一番。

踌躇好半晌后,戚继光还是默默叹了一口气,没敢意气用事。

戚继光是个很会打仗的武将,也是个很有名望的帅臣,

更是个会做人的官僚。

连皇帝都无可奈何的事,戚继光也就冲动片刻,瞬间便消弭无形——还是做好本职之事罢。

朱翊钧随手将一锭银两扔回木箱中,拍了拍手。

「对朵颜卫用兵,其中有些内阁与兵部庙算的关隘,朕还要叮嘱戚卿一二。」

戚继光正色恭听。

「其一,这一战,兴兵只为止戈,只为用朵颜卫杀鸡儆猴,只为压制鞑靼一时,一切都只为接下来腾出手,安心扫荡沿海倭寇而准备。」

「所以,万万不要贪功冒进,将火烧到土蛮汗身上。」

还有两年,历史上土蛮汗就会召开六万人的忽里台大会,企图捏合蒙古。

待其加封「札萨克图汗」的汗号时,数万铁骑南下之事便必然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