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挽迅速的将科举的一系列内容,以及如何考试一一给刘彻写下来。
糊名制让刘彻在看清一切内容时眼睛一亮。
刘挽嘴角弯弯的问:“父皇以为,如此取才,是否能做到相对的公平公正。”
不知其名,端看文章的优劣,也是杜绝了任何人企图动手脚的可能,自然能够做到相对的公平公正。
“另外,所有参加监考的人员,必须与考生们没有任何的关系,否则这样一场考试的结果将要作废。”规矩一开始立好,人之常情的安排下来,想必不会有人能挑得出刺。刘挽作为一个参加应试多年的人,怎么可能会不懂考试中的那些弯弯道道。
刘彻听刘挽根本都不用过脑的道来一系列的规矩,最终再也忍不住愉悦的笑出声。
“我的儿啊,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刘彻不得不惊叹,刘挽被夸得十分的汗颜,她其实完全没有动脑,那不过是后世经过一两千年的科举制度进步,一点一点的将发生的问题总结,并且有了相对解决的办法。她,完全是将几千年的精华一步到位的总结了而已,被夸得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其实也没有啊。”刘挽不得不推辞一番,想解释也没法儿解释,只能道:“只是好像有什么人告诉我,应该要用这样的办法。”
此话落下,刘彻嘴角一僵,得天独厚,并非一句空话。同时也让刘彻郁闷无比。
上苍既然将刘挽赐下,让他大汉得到这样的一个能人,为何却要收回去。若非上天厚待,刘挽怎么可能会是现在的样子?
第424章 太子的目标
一时间, 刘彻不禁对上天生出怨恨。
是啊,既然老天给大汗赐下刘挽这样优秀的人,怎么可以突然的收回去!明明大汉依然的需要她。
不,他一定要想方设法的把刘挽留下来。
对, 不仅是刘挽, 还有霍去病。
他们两个人, 有他们在, 刘彻可以心安。大汉定能安定。
刘挽既然能先一步的将后世经过数千年的总结经验用上来,给科举每一处都定下规矩, 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无非又是一番争执, 反正一回生两回熟, 刘挽也不怎么在意的将理由说出,争取将人说服了。
这样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因她是女子的身份,纵然她生财有道,纵然她建城有功, 也在战场之上立下赫赫战功, 但取才和打仗建城总是有不同之处的,人人都在用审视的目光看待刘挽。好在,刘挽底气足,真以为她只会打仗不会计谋不成。
须知多年以来,再忙的刘挽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业,诸子百家的著作, 得闲刘挽都会手不释卷, 否则怎么引经据典的反驳一众人?
但凡少读两本书, 说不过这些人, 都极有可能会让这些人看不起!
作为女子的刘挽因为操作的事情太多, 在本质上已经让无数的男人将她视为敌人,这样的情况下,刘挽须得自身的本事过硬,才能让他们心服。
刘据如果说先前并不相信有人可以那样的勤奋,跟在刘挽的身边日子越长,刘据才深刻的体会到,其实别说以勤补拙了,纵然聪明如刘挽,也从来没有自恃聪明的认为自己不需要学习,或者读的书已然足够多,以后应该不需要再读了吧。
恰恰相反,从始至终,刘挽的态度一直都是要多读点书,再多读点,千万千万不能让人忽悠了,也不能因为书读得少被人看不起。
说不出文章的典故,不解其意,在刘挽看来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情,为此,刘挽对自己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越发不能松懈。
纵然刘挽忙得再不可开交,也会花上小半个时辰看看书,在她看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