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 91(2 / 2)

“你还知你说的不好听,要打,方才就已经把你打死。”赵匡胤佯装生气。

虽然赵匡美的嘴炮扎心,但不得不承认,说的都是事实。

【咱们先说说唐朝为何会冗官呢?明明唐朝建立也没有多久,不像大宋冗官是一步一积累的。

这就要从唐高祖李渊说起。

当年李渊晋阳起兵,自然需要众人支持,如何激发起他们的热情,当然是封官嘉赏。

后定都长安后,李渊为了收买人心,继续封官嘉赏,反正只要跟着李渊,就能当官,也不管你有没有什么能力。

开国之初,这政策不算昏庸,毕竟打天下的时候,总得给人好处才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李渊】:神迹他夸我了,哈哈哈哈!!

李渊的心声发到弹幕上,他也不觉尴尬,反正他都太上皇帝了。

【但是开国之后,李渊这个政策的弊端和矛盾就显示出来了。】

李渊扶着额头,他想回宫,他不想听了,他都当太上皇了,为什么还得听这些,心情瞬间不美好。

【放一组数据,隋朝的时候人口有八百多万户,但由于隋炀帝的折腾,到了大唐这剩下不过二百万户。

在人口锐减的情况下,唐朝的官员却比隋朝多。

一个夸张的说法,大唐十个人

里,就有九个人当官。

而李渊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应对冗官呢?李渊把官分虚实,都是功臣,谁的官是虚谁的官是实呢,此策没有解决唐朝的冗官,反而带来更大的矛盾。】

李渊叹气,他就是想一碗水端平,可总是端不平,大臣大臣这样,儿子儿子也如此。

他真的是太难了。

【其二,李渊的性格大家也都知道,对亲近之人无原则的好,比如裴寂。

这点在封官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有的没啥功劳却封大官,有的功劳甚大却给了个虚职。

其三,因为李渊出身关陇世家,因此在上层官位关陇世家占了大头,手下平民出身的却官至地位。

更过分的是不重用就算了,李渊他还打压,例如为开辟大唐江山立下功劳的刘文静,早早就被杀了…】

“这点和咱们大宋倒是很像。”赵匡美越记越觉得似曾相识。

“皇兄,要不是唐太宗接手,大唐怕不就是第二个大宋。”赵匡美越对比越相似,他拿着他的笔记给赵匡胤看。

李渊李建成迁都,大宋也迁都。

李渊冗官,大宋也冗官。

“李渊运气怎么就那么好,生个了好儿子!”赵匡美感叹,“不像咱大宋,出了事就知道自杀,另一个也不知反反,让那畜生夺位!”

赵德昭和赵德芳面面相觑,他家三叔这个嘴,真是无差别的攻击。

【看看,李渊给李世民留下了多大一个烂摊子,若不是二凤接手,大唐怕不就成了第二个大宋。

咱们再看看李世民如何应对冗官。

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官不在多而在于精,若不为百姓干实事,即便不贪赃枉法,而是无所作为空吃朝堂俸禄,这样的庸官于百姓也是祸害。

于是唐太宗下令让谋臣房玄龄制定全新的官职,原本光在长安任职的官员就有2000多,经过精简变成了600多,可谓是大型的裁员。】

唐朝众臣听李世民竟然如此大刀阔斧,忠臣心里自然高兴,觉得遇到了明君。

自古忠奸臣不两立,忠臣最看不惯的就是不干事的奸臣。

而朝堂上的庸臣奸臣们一听立马白了脸,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如今这般算不算卸磨杀驴,李世民不怕他们造反么?

奸臣们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在屏幕上。

【奸臣庸臣】:皇帝卸磨杀驴,不怕吾等造反么?

奸臣庸臣没想到自己的心声会让神迹知道,且神迹还放着李世民的面给放了出来。

【或许李渊会怕,唐太宗李世民还真不怕奸臣庸臣造反。

大唐的江山谁打下来的,李世民和他手下的将军,奸臣庸臣造反,打的过李世民手下的精兵强将?

就算有幸逃脱,如今大唐统一中原,奸臣庸臣们又能去投靠谁?投靠周边的四夷么?】

还有造反要得民心吧,百姓可能会造反一个为他们好的皇帝?反而跟着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

听此,四夷各部族的酋长们赶紧摇头,他们推举大唐皇帝李世民为天可汗,就想仰仗唐朝可以过上好日子,可不想回收唐朝的垃圾们。

【四夷各部族的酋长】:我们不要垃圾贪官!

新这下,朝堂上贪官和庸官的脸就更白了,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所以他们不是不想反,而且没能力造反。

还不如老老实实的被裁员,起码还留有体面,李世民也不会苛待他们。】

“咱们大宋怎么就没有这样的底气,唉。”赵匡美叹气,只见他在自己的笔记上写道,“士大夫和天子共治天下,不是百姓的天下!”

“日后会是百姓的天下。”赵匡胤道。

“皇兄,你等等,这话我重点记下来,你画个押,日后当做祖训!”

赵匡胤……

论煞风景,他这个弟弟是有一手的。

【不仅仅是中央裁员,地方上也大量的裁员,这次整顿之后,不但坚决了朝堂财政问题,朝堂上也清明了,百姓自然也安居乐业。】

【说完李世民整顿官场,明天咱们再说说李世民为民生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