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太祖定下的政法!”
“小秦大人实乃不知天高地厚,贪功冒进!居心不良呀!”
“陛下,臣也有话说。”另一位官吏出列,“微臣赞成小秦大人开海禁一事!我朝海事积弱,经年受倭贼所害,正是刮骨疗毒的时候呀!”
“小秦大人多有巧思,不妨给小秦大人一个机会!”
“哼,多有巧思?此等大事夸大海口,不是胆大妄为,不是罔顾社稷安稳,不是只求自己表现,是什么?!”
“就是,海禁这事倘若一开,到时候岂不是全海岸线都裸露于外敌?!”
……
众人原本还只是发表意见和想法,可是随着个别官吏逐渐言辞犀利,遂激得别的文武官员们都波及到,登时都加入进来这场辩论了。
在文官与武官本来就水火不容的情况下,现下在开海禁一事上更是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没一会,太和殿上已经闹得不可开交,所有人皆口若悬河,吵得面红耳赤。
眼瞧着文官们还有愤愤不平到挽起官服袖子的,发起提问的历帝:“……”
底下的“始作俑者”的秦朝宁:“……”
第154章 出具开海禁
历帝直至下朝, 都没给众人一个明确的答复。
至于秦朝宁,他让其接下来这几日都到太和殿参见朝会。
在诸多官员们看来,这就是历帝默认了秦朝宁肯定会升迁。
宣朝的惯例是, 五品以上官吏才需要上朝。
而秦朝宁外放时的官职就已经是正五品的都水少监,接下来他的官职大概率只会比五品高。
就是不知道, 这位小秦大人会高升到哪儿去。
下午,在戊字号房准备编写些国史片段的秦朝宁, 被内阁的几位阁老喊了过去。
杨首辅如今的精力大不如从前,他今年又再次向历帝请求致仕了好几次。
历帝对他的诉求看在眼里, 言语间难得开始有所松动。
今日在太和殿上,看着仍旧无畏向前的秦朝宁,杨誉良的思绪飘回了四年前,在杨府上和秦朝宁的会面。
他还记得, 他曾允诺过秦朝宁, 只要他能够成功治理黄河水患归来,他不会亏待他。
如今,这小子当真成功归来, 他却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触。
杨首辅阖目沉思,坐在长案桌的首座里不发一语。
其余几位阁老则互相, 针对海禁一事轻声议论着。他们比起说明自己的想法和立场, 更倾向于摸清楚内阁几位同僚的真实意图和主张是什么。
秦朝宁时隔几年再次踏入内阁,恭恭敬敬地朝几位阁老行礼,便安静站在他们面前, 等候他们差遣。
刘旭、马子生看向他,问他在朝堂上提出海禁一事, 是否已有可行性的计划?
海禁一事,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了。
首当其冲, 是会触及漕运的利益,同时会涉及部分南方地头蛇私自出海的官商们的切身利益。
这些都不是秦朝宁这样一个贫寒子弟出身的官员能够处理的。若是单凭秦朝宁自己想开海禁,无异于犹如蝼蚁撼大象。
几位阁老看问题比大多数官员看得长远,想得也会更多。
对于太祖祖制禁海,他们没想象中那般固执坚守。至于秦朝宁是否离经叛道,在他们眼里也无关重要。
对于一个政法是否决定要去推行,他们唯一衡量的标准是其对于宣国而言,是否有利。
其次的话,就是这件事对他们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