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理解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版本的经典解读。
实在是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啊。
比如这句后生可畏,一般人都会拿来夸人,谁还管后面写的是什么。
反正好用就行!
能解释的通就行!
他的理解就是,孔夫子为了鞭策大家,这才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如以前的人!
第一句话定下基调之后,接着往下写。
“夫学时而已矣,时之所在而所以畏不畏者,因之学者宁无惧矣乎?夫子所以深致意于后生者如此。”②
学习就是好好温习并付出行动,能不能认真学习,也看学生们自己。
所以也没有什么敬不敬畏的,全看学不学习。
夫子说这句话,就是为了劝说啊。
后面的内容,就是将青年人要如何学习,如何做到真正的后生可畏,分析其中道理,剖析里面的观念。
最后结尾讲,同一个人,讲他年少的时候被人敬畏,跟说他年老的时候默默无闻是不冲突的。
这是学习跟不学习之间的区别。
无论何时,都要保持敬畏,保持自己的学习态度,这才是对的。
纪元的文章带了些浩然之气,一口气写完,纪元反而越发精神。
他这个特点,在童试的三场开始里,已经显现出来。
越到遇到考试,特别是大考,竟然越写越精神,有种下笔如神助的感觉。
如今多读了几年书,年岁也到十四,这个特点不仅没有丢掉,反而越来越明显。
纪元吃了口梨,准备下一个题目。
按照学究所说,既然出了一篇《论语》。
第二篇就该从《中庸》选。
第三篇则是《孟子》。
一般的出题顺序都是这样。
纪元擦干净手,往后翻了一页。
还真是。
第二篇出自《中庸》,甚至是中庸的开篇。
题目为“莫见隐乎”。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此开篇讲述了天地的关系。
中庸说,天赋赐予的是性情,率性的便是道,坚持自己的道,那就成了教。
依次递进其中的关系。
作为君子,不能离开自己的道,如果抛弃自己的本性,那就不能再成为道。
不管是有没有人看到,有没有听到,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这一篇当中,也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是君子慎独。
在没有人的地方,也要严格要求自己。
中庸的哲学意义跟佛学许多地方,还有共通之处。
比如研究并学习过佛学的苏轼,他写过一篇《中庸论》,其中还用佛学,等来支撑他的文章。
其中也详细讲了“道”,还讲“道之难明也”。
可见“道”之艰难,道之渺小,道之重要。
所以此题的解法,已经在明面上。
纪元提笔。
“《中庸》即心之所发,而其几为至著焉!”③
中庸,就是按照自己的内心做事,所以细微之处就会很明显!
毕竟只有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不会被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