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9(1 / 2)

己回复的比较详细的折子,大多是事关宗亲世家以及朝臣大将的事情,胤礽毕竟年轻,在人情世故上,总是会多几分较真,也不能说不对,但有些事还是得张弛有度,在无关大雅的事情上,得过且过要比追究到底更有利于安抚人心。

换句话说,胤礽管的是朝中实事,事关民生、经济、工事等等,几乎全都交到了胤礽的手中,而康熙除了对大事做决策之外,更多是为胤礽提供一个稳定的朝局,让他能无后顾之忧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对于康熙来说,这种状态很舒服,他亲手养大的太子本就该是为他分忧的,他信任胤礽,所以完全不介意给胤礽更多权利。

但朝中却有一些蝇营狗苟之辈,总想在他们父子之间寻找可乘之机,有些话能传到他的耳朵里,绝不是空穴来风。

而胤礽又不够心狠,总以善念去对待他人,康熙觉得儿子迟早要在这件事上吃大亏,但只靠嘴说,只怕很难叫儿子相信。

所以今夜他借着太皇太后为胤礽设下的这一局,来试探人心,就是要让胤礽亲自去看清楚人心叵测。

不过一番试探下来,结果虽不是他想象中的那般,那也不能说不好。

在不知道胤礽因何受罚的情况下,阿哥们大多还是选择与胤礽同担,而宫里的妃嫔公主,也没叫他失望——

至于德妃和卫贵人的反应,倒也算是在他意料之内的。

因为太子看重胤禛的缘故,德妃素来不跟乾安宫有来往,更何况胤祚有心疾,一向早眠,德妃爱子心切,不愿意胤祚来跟着受苦也正常。

左右胤祚无权可争,德妃母子想要置身事外,康熙觉得倒也没什么不好。

至于卫贵人,她自从搬出了延禧宫后,为了避祸一直不敢与后宫其他嫔妃往来,消息自然闭塞,说她病了八阿哥忙于侍疾不知道前面的事情,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不管六阿哥和八阿哥因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康熙心中,他们俩如今已经从培养名单上被划下去了。

康熙有太多儿子,优秀者众多,根本用不着去在意不愿意上进的儿子,而在他心中,上进的标准就是,是否与太子同心。

胤礽今日的话,他听懂了。

胤礽嘴里说的是不愿意自己的儿子成为建文帝,但实际上是在告诉他,他不想要“试金石”。

他的太子,一向疼爱兄弟姐妹,想要的是人人尽己所能为天下百姓谋福,而不是耽于争权夺利,虚耗光阴。

胤礽是在说,如果阿哥里有比他更出色的,他愿意退位让贤,而不会徒劳的占着位置,逼着兄弟们发难,甚至康熙觉得,胤礽似乎更向往不必继承帝位,只是单纯的去做些为国谋福之事。

这是康熙绝不会允许的。

他的太子,一定得完美无瑕的接过大清江山,成就一代明君,让他千古之后能骄傲的面对列祖列宗,告诉他们,这才是一个好阿玛应该为儿子铺平的路。

所以他不会允许胤礽自污,就如同今日太皇太后想做的事一样。

康熙缓步走出乾清宫,走到儿子们的面前。

“太子尚且年幼,当以进学为主,不该分心他想。绵延赓续之事自有朕和太皇太后做主,不需太子操心。”

康熙板着脸一字一句道,“今日太子为纳妃之事顶撞朕与太皇太后,令你于乾安宫中闭门思过,非得圣旨,不得外出。”

胤礽在听到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察觉出不对劲来,他正要反驳,却被胤褆眼疾手快的捂住了嘴。

他今日闹这么一场,本就是不想因为自己的执念让康熙和太皇太后为难,他既是想要打破陈规,那就做好了承担后果的准备,无论因此受到何等惩罚,他有心甘情愿。

可康熙这么一说,乍一听好像也是这么回事,但仔细一想,却完全不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