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楼,敲门。
「咚咚咚!」
吱呀一声,开门的是一个30多岁的男子,十分热情。
「陈奇同志!」
「果然年轻的很呐,你好你好!」
陈奇连忙握了握手,有点忐忑的换了拖鞋,此时,领导才从书房走出来,看见他就笑:「小陈啊!又见面了……哎呀!怎麽还拘谨起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呼——
陈奇这才松了口气,随之笑道:「您过年好,大初五的来打扰您了。」
……
三个小时后。
陈奇回到了酒店,个中细节不便描述。
此番见面,二人聊的非常愉快,到了饭点果然留了顿饭,吃完又继续聊。主要谈了两件事,第一件自然是港片入沪。
他详细分析了自己对国内电影体系的判断,引港片进来就是要起到鲶鱼的作用,根本目的是促进电影改革。国内制片厂一个比一个穷,发行公司一个比一个山头主义。
他不看好此后几年的发展,认为市场会继续萎靡。
想挣钱,就得服从改革安排。粤丶沪是两个排头兵,港片先进来,进来之后陈奇会安排合拍,即上影厂和珠影厂与香港做合拍片,一块赚钱。
第二件事,便是电子产品。
陈奇讲述了自己的三项需求:电视学习机(游戏机)丶掌机丶电子宠物。
这个思路,二人当年在美国初见的时候就聊过了。领导搞技术出身,眼光长远,并不觉得做游戏是不务正业——就算是不务正业,不在国内卖,出口赚美元就可以了。
领导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到了一件国产产品:中华学习机!
1984年,中央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于是相关部门投入研发,鼓捣出了一款「中华学习机」,基本是效仿Apple II的——苹果公司生产的一款微电脑。
这东西怎麽用呢?
连接电视,以电视为屏幕,以磁带为外存,配上软盘驱动器和磁带机,能应用所有APPLE·II上的软体,当时售价960元。
「这个东西去年亮相,今年会正式推广。电子工业部还成立了一家教育电子公司,专门做这件事情。我试用过中华学习机,效果麽……」
领导谈到此处,轻轻摇头,道:「现如今,个人电脑的更新叠代非常快。凭藉国内中小学的任务采购,或许有一些销路,但远远追不上群众需求。」
事实也如此。
到1990年,中华学习机大概卖了400万台,绝大部分是学校采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东西本身就不太行,质量差,性能差,只能用苹果的软体,升级空间有限,图像解析度低……而外界的个人电脑性能飞速发展,比如IBM的产品。
人家可以增加内存,连接外部设备,能用更多高级的程式语言,操作更人性化,软体更丰富……国内的计算机教育方向也在调整,迅速倾向个人电脑。
所以中华学习机吃了两年政策红利,很快就被淘汰了。
领导说完自己的观点,问:「小陈,如果你打算在国内销售,你想做什麽样的学习机?怎麽保障市场销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