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二百一十之章 董妃召见(2 / 2)

更宋 红莲素心 5279 字 7个月前

“宁儿从小没离开我,之前在河东半年,吃了不少的苦,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你可要好好补偿宁儿。”

“是。”

听到这里,郭浩冷汗都下来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之前就是想不开,干嘛不早点同意,否则也不会被董贵妃敲打。

“好了,我有些累了,今儿个就到这吧,陛下好像要找你说点事,你过去吧。”

“臣告退。”

离开了敬德殿,郭浩衣服都被汗湿透了,出了后宫去郭威的书房,郭威此时正在批阅奏折。

“陛下,郭浩郭大人来了。”

刘松在郭威耳边轻轻说了一句,郭威抬头一看,只见郭浩正现在殿外。

“进来吧,董妃那里去过了吧,她是宁儿的母亲,你去看看也是应该的。”

郭浩闻言走进书房,跪下给郭威行礼,郭威摆手让他起来,郭浩起身站在一旁。

“大婚的日子选好了,这个有礼部去办,恩科的事同样不能轻视,考题要尽快定下来。”

郭威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对郭浩说着,郭浩躬身称是:“我当考官,完全是陪衬,小子年纪轻轻,怎敢出考题,还是让冯太师主导,小子尽力配合就是。”

郭浩说完,郭威放下手里的笔,看着郭浩道:“你们二人,都挺有意思,一个说自己年老体弱,经历有限,让你当主导。

一个说自己年轻,不敢出考题,让对方当主导,那么你说朕到底听谁的,让谁来主导这次恩科呢?”

郭威说完,郭浩心里苦笑,心说冯老太师这不是开玩笑么,二人虽然都是主考官,但有一个拿主意就行。

郭浩本来不想主持恩科,可是看不惯王峻的眼神,这才答应下来,心说有冯道在,应该没他什么事。

可谁承想冯道把担子推给他,这让郭浩如何担得起。

“蒙陛下厚爱,让臣主持这次恩科,臣既然应下了这个差事,自然会尽心竭力,维护好恩科秩序,尽量杜绝舞弊,为朝廷多远可用的人才。”

郭威闻言点头,这也是他想要的。

“但是臣年纪轻轻,才疏学浅,虽有点薄名,又怎敢和冯太师比,科举之事

() 事关重大,臣万不敢指手画脚,恐为天下读书人耻笑!”

郭浩想的很明白,朝廷里又不是没有大儒学士,考题干嘛非要他出,他只负责纪律就好了。

但是他不知道,这个时候,满朝文武有学识的还真没有几个,此时科举延袭唐朝制度,明经与进士二科为科举的基本科目。

“明经”科试帖经,以通经比例决定等第。

明经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等,考试之法,先贴文,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礼记》、《春秋左传》称大经,《毛诗》、《周礼》、《仪礼》称中经。

《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称小经。

通二经者,通大经一部加上小经一部,或取中经两部;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部;通五经者,大经、小经皆须通,科目则由举子自选。

另外,《孝经》、《论语》是必考课目,有时还加试《老子》、《尔雅》。

真正的读书人要读这么多书,而郭浩只读过“四书五经”,和出题范围差很多,有的书他根本没看过,这让他怎么出题。

而他读的书不多,现在朝中的文人也差不多,通二经者就已经不错了,三经是少数,五经可为凤毛麟角,万一考试时遇到一个五经的,考官若是不懂,岂不是很丢人。

不过明经不好考,进士对郭浩来说,可能相对容易一些,因为进士考的是诗赋,而郭浩的诗才自然是没得说。

郭威看出了郭浩的心思,不由得笑着问道:“我和你认识了这么久,还从来没问过你,你都读过哪些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