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皇帝没钱了?
「父亲,无论如何你阻止不了我,这个活儿我一定要做好!」王谦非常坚定的说道:「这也是国朝需要!父亲,如果大明不能在十年内,完成黄金收蓄,我们就没办法发行宝钞!」
「白银即便是能够如同现在这样流入,但是钱荒依旧不可避免,到那一天,建立在白银之上的万历维新,就会轰然倒塌!」
「父亲寄予厚望的官厂丶工党,也会随着反攻倒算的洪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大明住坐工匠二十七万,这就是二十七万户,波及至少百万丁口的人祸就会发生!」
「国朝需要,陛下派遣,而我,刚好有那个能力,我为什麽不做!」
王崇古看着面前十分执拗的儿子,在他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但王谦早已经长大了,他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讲好黄金故事,发行大明宝钞,涉及到了大明国朝的二十年丶五十年,乃至百年的命运。
「图个啥啊,哎。」王崇古叹了口气,他还是不太赞同王谦深入参与到收蓄黄金之中,这太危险了。
王崇古给王谦安排的路线是,他死后,王谦以丁忧为由致仕,脱离权力的漩涡,做个富家翁便是,陛下是个念旧情的人,他王崇古怎麽也能算是万历维新的功臣,不至于惨澹收场。
至于那些豺狼虎豹,只要陛下不说话,没人敢动王家,也犯不上,已经脱离权力中心,再针对已无必要。
这是激流勇退。
但王谦要走皇帝安排的路线,要做一个独臣,来守住家业,来告诉天下人,他是王谦,王谦的目的非常的复杂,证明自己丶自我实现丶保护家人丶保护财产和让大明再次伟大。
政治的表象是各种利害关系和算计,在这个浑浊的世间,你要讲利益,别人才能听得懂,才会相信你,才会觉得你这个人的价值观是可以预测的,是个活生生的人。
若是你张口闭口,让大明再次伟大丶日月山河永在丶大明江山永固,别人只会觉得你疯了,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觉得你这个人不太好琢磨,肚子里有鬼。
在特别冠冕堂皇的场合里,大讲理想,在其他的场合里,大讲实利,就是一种普遍的默契,这才能显得你真实,显得你和光同尘。
但政治活动本质的驱动力,从来都不是表象,而是这些看似假大空的内在,理想丶抱负和让世间变好点的愿望。
王谦嘴上说的没得选,他其实有得选,嘴上全都是利益和算计,但其实心底里,还是为了让大明不至于陷入危机之中。
泰西的使者黎牙实曾经精准的定义过这种现象: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理想,死不旋踵的殉道者,大明拥有广泛的殉道思维,每一个大明人都在等待着一个机会死去,轰轰烈烈丶重于泰山的死去。
这是高道德劣势的另一面,高道德优势,大明的殉道者多的让黎牙实实在是震撼。
比如那个沈仕卿,被申时行抓到的时候,就对阎士选大声喊:告诉俺娘,俺不是个孬种。
黎牙实不反对高道德,他生活在大明编排皇帝的笑话,没有高道德,他早就死翘翘了。
他反对大明把这种高道德浪费在殖民地上。
「我就要做。」王谦在这件事上表现了执拗,他吐了口浊气说道:「人活着,总要做点什麽,才是活着。」
「那你小心点吧,定要保守些,不要把陛下的金银弄没了,那是陛下个人的钱,不是国帑的钱。」王崇古再次提醒王谦,他手里掌控的庞大资产,不是公家钱,是私人钱,而且这个私人,是一定能追究到他责任的皇帝。
威权崇高的王崇古,其实不怕官僚内斗,他斗了一辈子,斗来斗去就那麽点鸡毛蒜皮的腌臢事,这件事最大的危险,是皇帝。
收蓄黄金,听起来简单,其实非常困难,宋仁宗宠爱的张贵妃,喜欢珍珠,一下子导致开封城的珍珠涨了几十倍,宋仁宗无奈,摘了一朵牡丹送给了张贵妃,宫里不再采买,宫外的价格才降了下来。
一旦皇帝收蓄黄金的消息,传的哪里都是,黄金的价格就会飙升到一个不可想像的地步,除非皇帝出面,宣布不再收蓄,否则价格只会居高不下。
但现在,皇帝把这件事交给了王谦去办,王谦依托燕兴楼交易行进行收蓄,也是困难重重。
因为皇帝想要低成本的收蓄黄金,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就必须要一直有玩家入场,不断的收割黄金,割的太狠就不长苗了,割得太轻,黄金收蓄太慢了。
如何掌控好这个节奏,就是王谦遇到的困难。
「爹,其实收蓄黄金这事儿,我就是打个下手,主要还是依靠海外流入。」王谦听到父亲的叮嘱,知道他不再反对,精神十分的振奋。
他说起了收蓄黄金的路径,收蓄大明国内的黄金依靠燕兴楼交易所,但量并不是很大,主要还是依靠流入。
「泰西的黄金很多吗?只听说白银多。」王崇古一愣,摇头说道:「我不知道泰西的情况,人老了,就折腾官厂,我还擅长些。」
王谦左右看了看说道:「爹,这你就不懂了,西班牙朝廷,比大明富,我听说,费利佩二世一年能收入四百万两黄金,他可以大批的发行债务,热那亚人热衷于购买费利佩二世发行的债务,然后拿出去四处售卖。」
「这样的结果,就是现在费利佩二世欠着国人超过一千万两黄金,但每次债务到期,他就会耍赖一次,宣布破产,他已经两次宣布破产了,但仍然有源源不断的商人前往马德里,购买费利佩的债券,四处售卖。」
「因为人们相信费利佩二世可以兑现这些债务,同样这些债券,不就是咱大明宝钞吗?」
王崇古简单的核算了下,愣愣的说道:「泰西人实在是太能忍耐了,真的,一千万两黄金的债务,泰西的平民居然还没有造反,推翻他的王国吗?」
王崇古简直不敢想,这种事发生在大明会发生什麽,万历十四年岁收也才3500万银,按照泰西那个比例,等于说大明朝廷欠了8800万银的债,别说百姓受不了,户部最先受不了!
王国光怕是要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绥远驰道那一千万银的国债,户部自从欠下之后,就一直念叨,直到还清的那一刻,才彻底松了口气,并且不同意陛下发行新的国债,向万民借白银,利息是一方面,大明国朝实在是穷怕了,另一方面,总是有损朝廷颜面。
「没什麽,为了夺回尼德兰地区,他又卖了四百万两黄金的债券,说是要建立了新的舰队,攻伐英格兰。」王谦摇头说道:「大明有大明的国情,泰西有泰西的国情,他们那边估计也习惯了。」
王崇古呆滞了一下,愣愣的说道:「不懂,我向来主张更多货物。」
人老了很难接受各种新鲜事物,对于海外发生的事儿,数万里之外,王崇古不太关注,他就关注如何生产更多的货物,让人们能够更加容易获得货物和商品。
皇帝要收蓄黄金这件事,哪怕偷偷地进行,但消息灵通人士,总是很快的收到了消息,并且市场对此做出了反应,做出了各种解读。
黄金在大明其实是一种流通性很差的货币,实在是过于金贵了,所以黄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单纯打造首饰使用。
当皇帝要收蓄黄金的时候,各种街头金融分析师们做出了自己的解读,但这些解读,都奔着同一个方向进行,那就是:皇帝没钱了!
皇帝的根本目的,压根不是要收蓄黄金,而是要卖黄金!
得到皇帝没钱了这个结论,是因为大明在大兴土木,皇帝在修驰道,开陇驰道丶绥远驰道丶京开丶京密丶绥远丶松江环道等等,全都是大笔投入的项目,而且皇帝还在打仗,只要打仗那就是超高投入。
穷兵黩武的陛下,终于不得不拿出黄金,来换取白银,表面上说要收蓄黄金,不过是为了更高价的卖黄金罢了。
这个论调符合现实也符合逻辑,但口径能做到如此统一,显然是有人故意在操作风力舆论,这个幕后黑手正是王谦,他控制的几家杂报,分析的非常完整。
而燕兴楼交易楼的金价,一日三跌,也证明有大量的黄金在出售。
王谦在金价大幅度下跌,在一两黄金只能卖五两白银的时候,才开始了收蓄,镰刀已经悄然举起,开始向着投机者的脑门挥舞而去。
砸盘低位买进丶拉涨高位卖出,如此循环往复,王谦能如此操纵,是因为他有皇帝给他的海量白银和黄金作为支持。
皇帝给王谦的命令是:将一千万银换成5万两黄金,就是黄金和白银的比例为1:16,即便是只能换到五十万两黄金,那就可以交差,毕竟皇帝要黄金,这些势要豪右绝对会趁机涨价,只要不是特别过分,朱翊钧也可以接受。
可是王谦贪得无厌,他要把燕兴楼交易行弄成一个吸水泵,把大明这片土地上的黄金用力的榨出来。
「给王谦下旨,让他悠着点,这金价一波三折,看的朕都胆战心惊。」朱翊钧发现王谦这镰刀挥舞的跟旋风一样,也是吓了一跳。
冯保赶忙俯首说道:「这短期内肯定会这样,时日一长,黄金和白银的价格才会趋于稳定,那时候就做不到了。」
这在燕兴楼经常发生,新的五桅过洋船发票前几日,是震荡最激烈的时候,这个时候,情绪大于价值,而后慢慢就会趋向于价值导向。
「你这意思是头茬韭菜最为肥美,不割别人就会割是吧。」朱翊钧想了想说道:「算了,尊重市场规律吧。」
哈耶克的大手总是那麽的无情,可是金银市上存在着这个巨无霸一样的庄家,想要避免被巨无霸一样的庄家收割,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燕兴楼交易行。
「朕一直在告诉大明百姓们,要多读书,才能少上读书人的当。」朱翊钧只能任由王谦操作了,事情已经交代下去了,考成的标准也给到了,办成什麽样,全看王谦的手段了,过多的干涉,日后没人给他这皇帝干活了。
「陛下,黎牙实到了。」一个小黄门走进了御书房俯首说道。
朱翊钧在上元节之后,召见了鸿胪寺通事黎牙实,向他询问费利佩二世的详细情况。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黎牙实十分恭敬的见礼,等到听到平身赐座之后,才站起来,坐在了一旁。
「朕叫你来,是有事问你,问一下泰西的一些情况。」朱翊钧坐直了身子,从黎牙实这里获得情报后,大明远洋商队也要亲自到泰西获得情报,顺便再从泰西人那边打听情况,多方互相印证。
朱翊钧询问,黎牙实一五一十的讲了清楚。
黎牙实在听明白皇帝的问题后,笑着说道:「陛下,费利佩殿下,没有陛下这般富足,四百万两黄金,显然是夸大其词。」
「大明传闻费利佩殿下一年收入四百万两黄金,这显然是个误读,其实殿下一年只有两百多万两黄金,也就是2100万杜卡特金币的收入,这还是在尼德兰地区没有失去的时候,现在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