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翻版林语堂(求个票)(2 / 2)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8204 字 6天前

罗伯特·戈特利布接任总编,既要维持《纽约客》原有的风格,又要完成老板的盈利要求,还要满足读者对于新鲜感的追求。

数年以来如履薄冰,为林朝阳开设专栏,这个决定对他和《纽约客》来说可谓大胆至极。

作为一份面向西方知识分子阶层的精英读物,《纽约客》自有其调性,

罗伯特·戈特利布对林朝阳的文章质量很有信心,但他却不敢保证这种风格的文章一定会受到读者的认可。

事实证明,罗伯特·戈特利布赌对了。

《纽约客》杂志的巅峰时期在六七十年代,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经济文化实力独步全球,杂志销量一度达到了150万份。

但在八十年代之后,杂志的销量却一直在走下坡。

这两年在罗伯特·戈特利布的带领下,杂志的销量好不容易平稳下来,

固定在每期百万份左右,但也仅此而已,一直没有更大的起色。

在6月的前三期,《纽约客》的平均销量稳定在了96.3万份。

而刊载《自然的馈赠》的6月最后一期,《纽约客》卖了98.8万份。

别小看销量这2.5万份的销量差距,《纽约客》的读者群体多数是以年度进行订阅,这部分读者占据了杂志销量的半壁江山。

销量的起伏只有每年的续订期才会看出来,平时是不会有太大变动的。

以剩下的一半销量作为基数再看这2.5万份的增量,就相当可观了。

最近几年,《纽约客》的销量维持在一个非常平稳的水平线上,每期的销量上下浮动不会超过8万份。

2.5万份的销量增长,不是什麽创纪录的成绩,而且谁也无法证明这些增加的销量就是因为《自然的馈赠》带来的。

但这个销量增长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为林朝阳开设专栏这个决定看起来是正确的。

等到7月第一周,新一期的《纽约客》杂志上市,《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主食的故事》如期发表。

罗伯特·戈特利布一直在关注着这期杂志的读者反馈和销量。

上周专栏刚开设还看不出来,新的一周读者们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好评反馈变得越来越多。

这一周,《纽约客》的销量再次涨了1.9万份,达到了100.7万份,《纽约客》杂志上次出现这个销量已经是半年多前的事了。

连续两期刊物销量上涨,并且恰好是在《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文章发表之后,这下子所有人都可以确定,这就是新专栏带来的变化。

看到这样的变化,罗伯特·戈特利布一直悬着的那颗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他甚至开始期待起了更大的改变。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文章才发表了两篇,尚未形成影响力。

随着读者的好评和反馈越来越多,罗伯特·戈特利布越来越期待这个专栏接下来的表现了。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篇文章《转化的灵感》发表之前,麦格拉思联系到了林朝阳,先将杂志的销量涨幅和一些读者反馈告诉了林朝阳。

「听起来真是个好消息!」林朝阳语气轻松的说。

「当然,现在我们都在期待你这个专栏接下来的表现。林,你稿子写的怎麽样了?」

林朝阳离开美国之前,交给了杂志社5篇稿子,如今远隔重洋,为了保险起见,麦格拉思提前两周就催上了稿。

「别担心,我回来之后又写了两篇,用传真还是我在电话里念,你们记录?」

电话传文,在网际网路大范围流行开之前是很多杂志社的常规操作,一般用于作家不在本地,情况又比较紧急的时候。

越洋电话价格昂贵,这种方式传达方式代价不菲。

《纽约客》杂志社不差这仁瓜俩枣的,不过现在一来是麦格拉思手里还有稿子用,二来是电话传达存在准确率的问题,所以他还是选择了国际传真。

以传真的方式向《纽约客》发送了两篇文章后,林朝阳轻松了下来。

《纽约客》那边有了一个月的存稿,水灾筹款的事也不需要操心了,他打算歇个一两天就专注于新书的创作。

7月中旬,耗时半个月拍摄完成的《豪门夜宴》正式上映,首映礼和开机仪式那天一样热闹,除了一众捧场的明星之外,新H社香江分社的周同志也罕见的出席了首映礼。

周同志今天来参加首映礼,一方面是为《豪门夜宴》站台,这部电影的票房收益可全都要捐往内地。

另一方面,也是转达几位领导对陶玉书的谢意。

「几位领导都听说了林太您在香江的所作所为,深受感动,赞许您是币帼英雄,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

周同志今天的态度十分客气,客气中还夹杂着几分尊敬。

他的这种态度跟几位领导对陶玉书的高度评价有关,也出自于他个人对陶玉书的敬佩。

从亚运会捐款,到第一个响应浦东开发,再到这次为HD水灾募捐,陶玉书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高尚的爱国情操。

「几位领导过奖了,我也只是发自本心,做了自己该做的事。」陶玉书语气谦和的说。

聊了一会儿,周同志又问陶玉书:「你们家朝阳同志最近在家吧?」

「在呢,他上个月刚从美国回来,一直和我忙着募捐的事。」

周同志点了点头,「朝阳同志也是劳苦功高。」

陶玉书知道周同志既然提起了林朝阳,肯定是有事情,她主动开口问道:「是有什麽事?」

周同志沉吟着问道:「我听说,朝阳同志在湾岛文学界很有影响力。」

心中猜度周同志问这话的目的,陶玉书答道:「他的作品在湾岛还算受欢迎,影响力—————-应该算有一点吧。」

『玉书同志谦虚了。前年我还未上任,但也听说了当时湾岛文化界为了邀请朝阳同志前去交流,还掀起了一阵大争论。」

「是有这麽回事。」

周同志接着说道:「现在有这麽个情况———.—」

两人说话的功夫,电影开场了。

《豪门夜宴》的故事并不出奇,是香江电影一贯擅长的港式轻喜剧风格,因为打磨的比后世那一版更用心了一些,质量也高了不少。

但毕竟是只花半个月拍出来的电影,很难称得上的是精品。

好在观众们十分捧场,这样一部电影,光是数星星也值回票价了。

这天晚上,陶玉书回到家中已经是九点多了,她拉着林朝阳说:「今天周同志去参加首映礼,找我说了点事。」

林朝阳望向她。

「你到湾岛交流交流吧!」

林朝阳纳闷问道:「好端端的让我去湾岛干什麽?」

陶玉书便讲起了周同志说的那些话·

林朝阳听完说道:「去交流交流倒没问题,可这事也不是我能说了算的。前年林海音她们闹了那麽大动静,不也没办法?」

陶玉书意味深长的说道:「之前不行,不代表现在。」

林朝阳心中了然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里,有关于HD水灾的新闻仍日在香江传播看,市民们的指款热情有增无减,这种热情具象化的反映到了《豪门夜宴》的票房上,

作为一部为赈灾募捐而诞生的电影,《豪门夜宴》的剧情称不上精彩但却收获了上映首日票房破百万,一周票房924万港元的成绩。

这个成绩不能算惊艳,但绝对对得起明星们的卖力演出了,看票房走势有望破2500万港元。

林朝阳在这几天里安心的写着小说,效率还算不错,有望在一个月之内完稿。

就在这时,林朝阳接到了林海音的电话。

电话中林海音的语气有些激动,说林朝阳可以到湾岛进行访问交流了。

心中早已有数的林朝阳询问她具体原因,林海音也说不出个一二三。

只说是前两天有朋友提起林朝阳拿了美国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说林朝阳现在名满美国,她现在要是再跟当局申请邀请林朝阳来访问交流,说不定能成功。

林海音本来没当回事,只是试探性的问了一下,想不到新闻局那边竟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没想到你名扬海外竟然有这样的好处!」林海音在电话里高兴的说。

不是名扬海外管用,是政治这只大手管用,林朝阳心想。

林海音又聊起了林朝阳得专栏登陆《纽约客》的事,湾岛因为历史渊源,与美国十分亲近,知识分子阶层也是如此。

《纽约客》杂志也成了许多知识分子家庭的常备读物,这种情况不是湾岛独有的。

《纽约客》每期销量近百万份,但仅有16万份是在纽约本地消化,三分之二的销量遍布美国,剩馀的销量均是来自于海外国家和地区,由此可见这份杂志的国际影响力。

所以林海音了解到林朝阳为《纽约客》写专栏也就不是什麽新鲜事了。

「你现在在美国的名气和地位,恐怕已经超过当年的林语堂先生了!」

林海音又说。

林朝阳连忙谦逊了两句,林海音笑声爽朗,说:「你就别谦虚了!」

林海音将林朝阳与林语堂相提并论,仔细观察,他们两者确有共同之处。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在海外几乎没产生什麽大的影响,也没诞生那种世界性的文豪。

但要说具有国际性声誉的作家,还是有几位的,其中林语堂要排在前列。

早在三十年代,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便由好友赛珍珠推动于美国出版,并在四个月内不停加印,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

之后林语堂又撰写了讲述西方风俗和中国生活思想的《生活的艺术》,

这部书影响力更大,曾高居畅销榜榜首位置一年之久。

两部作品的热卖,让林语堂在美国文学界和读者群体名气大增,一度成了明星作家。

不仅获得了众多出版机构的青睐,也与当时许多纽约文化界名流多有交集。

林朝阳的《梵谷之死》《楚门的世界》等作品也是被引进美国,销量不俗,并且也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

1935年,他的《吾国与吾民》出版后,《纽约客》「书评」栏目主编克利夫顿·费迪曼盛赞了这部作品。

不管怎麽看,林朝阳与林语堂的经历确实有种不谋而合的相似,因而林海音的赞誉听起来也是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