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还有“亲人”?(2 / 2)

若是仓州的刺史不恭敬,甚至有了异心,皇伯父的情况,还真的可能会糟。

别的不说,皇伯父若是想要在仓州一地征调府兵、征集粮草,若是刺史不配合,就会有麻烦。

不过,王国舅,对,这位王刺史,才是大盛朝名正言顺的国舅。

可比那个什么姚国舅根正苗红得多。

王皇后薨后,元安帝没有再册立皇后,王家便是唯一的后族,王皇后的哥哥、弟弟们也就都是国舅。

可惜,人家王家是氏族,家族的男丁,都靠着门荫、科举出仕。

他们做官后,也都各展所长。

再加上王皇后死了都有十几年,又有姚家强势崛起。

人们提到王家,更多的还是他们的门第,族中子弟的优秀、高贵。

王皇后的父亲,就是王老相公(相公:宰相的尊称),而不是什么国丈;

王皇后的兄弟们,则是王侍郎、王刺史,也不是国舅!

王国舅,咳咳,还是称呼人家王刺史吧,让姚国舅这么一折腾,国舅两个字都变得下贱了。

沈继和王家无冤无仇,觉得自己不好这么羞辱对方!

“阿曜,王刺史到底只是个文官,他主政仓州,可并没有兵权啊。”

仓州距离散关比较近,散关有驻兵,所以仓州就没有屯兵。

王刺史手底下也就只有一两百的皂吏,并没有人马。

在沈继想来,皇伯父与其“讨好”王刺史,还不如直接向散关的守军将军示好。

对了,散关的将军是谁来着?

沈继挠了挠头,努力回想着。

“郑启!”

阿史那曜脱口说出答案,“郑启带着三千人马,在散关驻防。”

他不但熟知几个重要关卡的守军将军,还知道具体的人马。

沈继眼底闪过一抹精光:阿史那曜这竖子,果然筹谋已久啊。

关键是,他真的做到了对大盛朝“了如指掌”。

就连散关的驻防信息,他都张口就来。

唉,这么厉害的人物,自己跪下、认怂,也真的不冤枉,更不丢人!

“对!对!散关的将军是郑启,不是王家人!”

沈继赶忙接过阿史那曜的话题,陪着笑脸说道。

他还是想证明自己的观点:王刺史没有元安皇帝巴结的必要。

阿史那曜淡淡的看了沈继一眼,那眼神,仿佛在看草包。

“……郑启的儿子,娶了王家的女儿。”

郑启不是王家人,可他是王家的殷勤。

郑启一个寒门出身的武夫,朝中若是没有人帮衬,只靠皇帝的提拔,是不可能稳坐散关将军府的!

王家作为世家,将女儿下嫁给郑家,两家早就结盟。

王刺史,是可以影响到散关的驻军的!

沈继:……啊,还有这一层关系?

“阿曜,你果然厉害!”

……

阳县,战场的临时营地。

比阿史那曜还要了解军中情况的姜砚池,也在跟沈婳科普:

“……王刺史可以调动散关的人马。”

“其实,说起来,他还是你的至亲——”

娘亲舅大!

王刺史就是小公主嫡亲的舅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