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沙场上纵横千军的战神,一个是寺庙中面黄肌瘦的小沙弥,二者之间犹如天壤之别,也难怪许多人难以相信。
“之前仙人说朱元璋是出身最低的皇帝,莫不就是指他起兵之前是个和尚?”
很快,有人反应了过来。
至于那些佛教还没有传入东土的平行时空,水镜上有简单的附注介绍,让所有人大概明白了这一外来宗教的基本情况。
于是,便有人敏锐地指出:"这谈不上出身最低吧?庙里的和尚可比山下的贫苦百姓日子好过多了,若是以身份而论,当年汉高祖刘邦发家之前,同样是平民啊!”
汉高祖刘邦本人亦不服:"仙人未免太偏心。这位大明天子,和乃公的出身不相上下罢!"
他也是普通平民出身,在当上亭长之前,不过是个游手好闲的混子而已,推翻暴秦建立大汉也是顺应民心之举,怎么就评不上一句"出身最低,得国最正"?
这不公平!
【公元1279年,雇山一战,宋军尽殁,唯有张世杰与十余舰突围而出。后来狂风掀翻船只,张世杰落水而死,却还有几名士兵侥幸活着上了岸。其中一名陈姓小兵平安脱险后,便不再从事军伍,以巫术装神弄鬼混饭吃。四十九年后,他的小女儿为他生下了第四个外孙,名为朱重八———也就是后来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宋、元、明,这三个在历史上紧挨着的王朝,竟以这样的方式联系在了一起。】
“竟有如此之巧?”说是对一般八卦传闻不感兴趣的秦始皇赢政,也觉得不可思议,“莫非这朱元璋真是天命诛元之人?”
南宋时期的人,心情则复杂许多。
就好像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的梦想,多年之后突然听闻被一位小辈实现,而细细一推,此人还能七弯八拐和自己结上远亲……欣慰有之,激动有之,不甘与遗憾亦有之。
————倘若这个梦想能提前几十年,在这个时代,在自己手中实现,就更好了!
【而无论未来的朱重八有多高的成就,红巾起义的这一年,他只是皇觉寺里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小和尚而已——即便如此,相对他此前的人生,这已称得上富足。】
【朱重八出生在一个穷困潦倒的普通农户家中,从小就过着和元朝
所有底层平民同样的生活————为地主放牛,看老天赏饭,丰年勉强有食,荒年灾年草根充饥。】
水中漫起一阵大雾。
数息过后,雾气退散,一幕画面出现在众人眼前,龟裂的大地,千里荒土,草根树皮都被扒尽,横尸于地者数不胜数。
看到这一幕的朱元璋,似乎知道接下来要播放的画面是什么了。记忆仿佛重新回到了几十年前,他的眼眶不禁发红。
“爹、娘、大兄……”
这位大明天子喃喃念着。
“俺现在能吃饱了,不用再挨钱受冻,也有钱好生修墓了。你们在地底下放心享用祭品,俺们老朱家现在不愁这些了……”
萧瑟的笛音打断了朱元璋的回忆,与此同时,那道熟悉的女声响起。
【至正四年(公元1344),北方黄河决口,南方旱灾蝗灾并起,饥荒与瘟疫横行,灾难降临在这片大地上无数平民之家的头顶,包括毫无反抗之力的朱家。短时间内,朱重八的父母长兄便接连去世,家里一穷二白,连下葬的钱都没有。还是同村好心人徐继祖拿出了一块地,这才让他们得以入土为安。】
【抱头痛哭一番,还活着的几兄弟只能各奔东西,自谋出路,在这吃人的世道里艰难活下去。恰好当年朱重八刚出生时因病险些不得活,其父曾祈愿将儿子舍给佛祖,如今他便以还愿之名进了皇觉寺。】
【———这一年,朱重八刚刚十七岁。】
啊这!
……惨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原本还觉得仙人评价有失偏颇的众人都纷纷闭嘴了。只要是长眼睛的都看得出来,哪怕是在平民阶层里,朱家恐怕都是其中垫底。试问华夏历史上哪位皇帝穷得从小放牛,长大后饥一顿饱一顿险些饿死?
更别说父母长兄接连去世,全家守丧。要是开一个比惨大会,凭早年经历为历代天子排榜,这位明太祖都能登上榜首吧?
出身不凡的秦始皇赢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都忍不住陷入了沉默。
……异位而处,自己能否做到朱元璋那样的成就呢?
问题的答案自动在他们心中浮现出来。
【元朝对僧道待遇优厚,本以为做了小沙弥就不用担心再挨饿,哪知这灾荒年间,江河日下,就连庙里的和
尚都吃不饱肚子。】
【入寺方才五十日,店里就不再提供饮食,朱重八只能自己出门化缘游食。当然,化缘只是好听的治法
合若钛于了然一自土站合,和红气方什么羊-个巩怕连伸经拟些不出几句的书千和当
的说法,一个恶性佳节经都肯不出几句的新手机尚,掌着钵盂子然一身去游赏,和行之有什么差别?】
说到此处,仙人的语气透出调侃——
【至此,既“放牛娃”与“小沙弥”之后,朱元璋又解锁了新的特殊职业: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