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止观(3)(1 / 2)

桃花令 睡芒 8609 字 2023-11-05

第三章

行止观(3)

行止寺东客堂门前种了一株芭蕉,两株枣树,数棵梅花,十月开了花骨朵,已是满园飘香。

落叶萧瑟,和落叶一起凄然跪在门前的,前后十几人。前头有个老太医,后面跟着跪俩年轻太医,再后面都是穿着漆黑便装的宫中禁军。

老太医快坚持不住了,年轻太医忍不住出声,朝那面如冷铁的黑衣护卫道:“陈将军,侯爷究竟什么时候睡醒?下官是奉皇上御命,前来为侯爷疗伤治病的,可侯爷只管让我们跪,不让我们进,这是什么道理!”

陈元武和他胞弟陈元庆,乃是定北侯萧复麾下的两员大将,二人都是难得的高手,在整个高手如云的金陵城,少说能排前五。

院子芭蕉树下还坐着一突厥蛮夷长相的小孩,正蹲在椅上,对着一黑白棋盘,埋头在啃梨,仿佛在沉思这棋局怎么破。

宫中禁军不认识这小孩,只见过陈家兄弟,但陈元武此人铁面无私,一张粗眉冷脸,粗鲁道:“不乐意跪你就滚回宫里去!”

“可,陛下那里,我们连侯爷的面都没见到!如何复命?”

“便说侯爷重伤,需要静养,让陛下不要派人来打扰了。”

老太医跪不动了,元武见他要晕要晕的样子,道:“章太医,你坐下吧。”

章太医缓缓歪坐在地上,喘着气:“多谢…陈将军,不过,今日臣,若是见不到侯爷,是不会起来的。”

“哼,那你想跪便跪着吧。”

章太医见他软硬不吃,哎哟一声,拍着大腿,哭丧似的喊:“侯爷,小公爷,萧大人!”

萧复之父乃是邺朝一等昌国公,萧复之母是昌国公的续弦,亦是云南王府的郡主,一出生,萧复便是含着宝珠,要世袭爵位的。

还没封一品军侯之前,萧复是旁人口中艳羡的小公爷。

后入朝为官,辅佐长他十几岁的姐姐,当时的萧皇后所生的太子夺嫡成功,萧复受封了军候。

好景不长,七年前,年轻的天子忌惮他,明升暗贬,发配他去了关内。

边关之地,草原牛羊日月作伴,萧复天生就居高临下,他对权势没有旁人那样的欲-望,去关内,也就去了。

不打仗时,萧复独自在草原上策马扬鞭,有时躺在草地上,羊群涌过来将他环绕,这动物有灵性,他伸手,便让他抚摸,怎么摸都没事。萧复“咩”,羊也“咩”一声,语言通,能交流。

于是七年,也就这样过了。

就在一个月前,一封密旨送到了关内,皇帝要他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轻车简从回金陵。

那便是不要他带兵的意思。

和密旨同时送到的,还有他长姐萧太后的密信,信不长,没有多余的含义,仅仅是紧迫的要他回去。

萧复想通,应当是宫中有什么变故,风雨欲来,才这般急着要他回金陵的。

管他什么变故,跟他没什么干系。

这宇文家的天下,他管不着。

碰巧进金陵前遇刺,萧复便干脆躺进了行止观。

太医都来三日了,连萧侯爷面都没见上。

这厢萧侯爷上后山泡完温泉,揣着两颗橘子,掩着耳目回了道观东客堂。这是最上好的一间客堂,偌大的院落种着白梅花,故曰寒梅堂,寝室旁三间厢房,他住着也不挑,这比关内好多了。

萧复回来时,心情瞧着不错,丢出去两颗橘子:“金樽。”

那蛮族小孩叫金樽,一手接过橘子,便捧着棋盘缠着他要下棋。

“侯爷,下棋!”

“金樽,来。”萧复掀起雪白的衣摆坐下,“棋盘拿过来。”

突厥小孩是萧复在战场上捡来的,名字冗长一段。这小孩眼睛像羊,干净又通透,萧复教他说汉话,好些年也没学会,总是几个字几个字往外蹦。

萧复便随口为他取了汉族的姓名。

金樽心性最多不过十岁,这点从眼睛便能看出来。

所以萧复看人,必先看其眼。不论什么妖魔鬼怪,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金樽爱下棋,棋艺很差,萧复鲜少陪他玩,他也自得其乐,自己同自己下。

萧复手持白子,余光瞥见陈元武在外面踱步。

“元武。”萧复唤他进来。

“侯爷,元武在。”

萧复头也不抬,手心一把温润的白子,声音落下来低低的,亦很清冽:“他们还不滚么,还跪着?”

“还跪着的,说见不到侯爷,无法回宫复命,侯爷,章太医都那个岁数了,脾气实在是犟……”

“那便让他继续跪吧。”

陈元武:“要不,我将他打晕?”

萧复掀起眼皮看他一眼。

陈元武:“……我说着玩的。”

萧复笑了笑,继续落子:“好啊,那便将他打晕吧,让锦衣卫带他回去,别再来了。”

-

林子葵和墨柳回来后,林子葵眼睛敷着药,墨柳绕出去到东客堂瞧了一眼,他站得远,看见那“肖二姑娘”门前,跪着大片人,都是男人,有老有少,有壮有弱。

“奇怪,”墨柳道,“这是在惩罚家仆么?”

随即,墨柳便看见,一个壮汉劈头将那老人家打晕了。

“师父!”

“章太医!”

墨柳听不清楚,只看见一群人喊叫着,那壮汉声音更低,像在好言相劝,说了一会儿,两个瞧着文弱的年轻人,一左一右将老人家扶了起来,还不往朝屋里行礼,随后那群瞧着有官兵气质的武夫,护送着三人离开了。

上了马车,章太医就睁眼了。

“师、师父?”

“您没晕么!”

章太医点头:“我装的,陈将军下手轻,我再不装,他下手狠了怎么办?”

“可陛下他……”年轻太医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