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婆婆妈妈的胤禛 四哥突然提起……(1 / 2)

四哥突然提起这个做什么?难道是河南又出岔子了?允祥心中思量,皇上是在太子离开后第一个叫我过来的,难道是太子发现了什么,来跟皇上告状?

有可能,太子好像隐约有些不喜田文镜,前次那么力保谢济世二人。

不过……太子若和田文镜对上,他还真不好站队。

毕竟田文镜,代表的是皇上的意志。哪怕他在办差中有些行差踏错,只要不是皇上特别厌恶的原则性错误,皇上就不可能对他卸磨杀驴。

琢磨着一会儿该怎么回话才能显得自己没站队的允祥回过神后,才发现他四哥沉默的时间好像有点长。

——看来太子告的状很棘手啊。

按心里意愿来说,允祥肯定是不想掺和到太子和皇上的矛盾中去的,但,他四哥对他实在是好,让他眼睁睁看着他四哥作难他也办不到。

“皇上,怎么忽然提起这件事?可是河南又出事了?”最终,允祥还是选择主动询问。

胤禛从沉思中被唤醒,顿了顿道:“没有,朕只是突然想起来了。”

河南没出事?难道他猜错了?允祥略感疑惑地微微皱眉,不是他不相信他四哥,只是他四哥确实不是一个容易心血来潮的人,而且还心血来潮到把他从一堆没处理完的公务中叫过来,只为问一句话。

他疑惑的时候,胤禛终于又开口了,语速缓慢,像是在思考合适的措辞:“十三,你觉得,那一次的经历,对,朕的影响,大吗?”

允祥微微挑眉,沉吟后肯定地道:“大!就是那次以后,皇上您才对贪污更加恨之入骨,之后又频繁向皇阿玛请旨去各地验收河工,后来又接了户部收缴欠款的差事。”

因为国库没钱,即便尽最大力收拾了贪污克扣的情况,河工上的银子缺口依旧很大,一遇汛期,基本全国各地都有水灾。

“等您登基后,更是下狠手整顿吏治,又在河工上投入颇大,这几年兴修的水利都快赶上才立国时几十年的了。还有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之策,不都是因此而起吗?”

允祥这么一说,胤禛还真有点恍惚,原来那次的经历,对他的影响那么大吗?他自己竟都没察觉。

有时候,可能真是旁观者清吧。

胤禛手上数珠转动的速度又快了些:“那你觉得,太子需要,看一看,那样真实的民间吗?”

所以是为了太子的教育?允祥恍然大悟,别说,这事还真挺重要的。

“当然。”允祥毫不犹豫地道,“殿下天资聪颖,又难得天生一副悲天悯人的心肠,未来必定能有一番作为,尽早了解真实的情况,或许未来的成就还能更上一层楼。”

“您不令殿下继续在上书房念书,而是拉起詹事府的班子早早让殿下入朝,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允祥说的不错,他的答案没有出乎胤禛的预料。胤禛也知道,就算他将满朝的大臣全部问一遍,这些人也不会给出第二个答案,甚至这些人在回答的时候连犹豫都不会有。

所以,还是他太身在局中了吗?

胤禛眉头微琐,心里天人交战,在允祥再次唤他的时候摆摆手道:“朕再想想,你先去忙。”

这事还需要再想?将各地不太严重的灾情折子匀一些给太子去处理不就行了?允祥怀着不解退下。

纠结一时半会儿没个结果,胤禛不打算再枯坐浪费时间,先去将今日的折子处理完。

翌日。

苏培盛惯例提醒皇上该用午膳了。

胤禛扭扭脖子,站起身道:“去问问皇后用了没有,没用的话朕过去用。”

乌拉那拉氏自然是没用的。

“参见皇上。”

胤禛握着手将人扶起来:“你才好了些,莫要多礼,当心累着。”携手坐下,他打量乌拉那拉氏,满意的点头,“气色又好了些。”

乌拉那拉氏道:“您倒是清减了,可是吃的不合胃口?”

胤禛摸摸脸颊旁一直消不下去数量还见多的小疙瘩:“上火一直断断续续的。”

乌拉那拉氏闻言就要叫人去吩咐御膳房。

胤禛阻止了她:“御膳房都知道。”

乌拉那拉氏这才放心,又温言说起一些下火的法子,劝胤禛多注意身体。

不过也没多说,毕竟谁也不喜欢翻来覆去的啰嗦。

胤禛本想直接告知皇后儿子的打算,问问她的想法,但又想到皇后的病不能大惊大怒,他决定委婉些。

“皇后,你可还记得,在王府时,朕时常外出办差?”

乌拉那拉氏有些奇怪他突然回忆起往昔,不过并没有询问,而是顺着他的意思答道:“自然记得,皇上您那时忧心国事、一心为皇阿玛分忧,臣妾记得,有一两年,您在京城的时间都不超过两个月,每次回来,您都要瘦上许多。”

她看了胤禛一眼,语带玩笑地道:“臣妾那时候,常常忧心您在外的安危和吃住,但能力有限,您又不爱多带行李,只能每次趁着您回来的时候多给您补补,偏您不爱吃荤,府里的厨子为了菜色被臣妾逼的都老了好几岁。”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